点此搜书

语言与存在  探寻新诗之根
  • 作 者:张桃洲著
  • 出 版 社: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509754801
  • 标注页数:323 页
  • PDF页数:329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1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29 ≥323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内篇上 新诗的语言基石 3

现代汉语的诗性空间——论20世纪中国新诗语言 3

论歌谣作为新诗自我建构的资源:谱系、形态与难题 19

内在旋律:20世纪自由体新诗格律的实质 37

新诗音韵的探测:朗诵的功能与意义 57

对“古典”的挪用、转化与重置——论当代台湾新诗语言的构造 72

内篇下 走向存在之思 99

存在之思:非永恒性及其魅力——探究冯至《十四行集》的意蕴 99

论穆旦的“新的抒情”与“中国性” 126

内在转换:郑敏诗思与诗学言路的共通性 142

“独自成俑”的诗与人——论梁小斌诗歌的取向 161

聆听的眼——论宋琳诗歌中的看与听 175

寻找话语的森林——论朱朱诗歌中的词与物 192

存在的几副面孔——析臧棣的《入梅丛书》 221

外篇 杂语共生与未竟转型 237

杂语共生与未竟的转型:90年代诗歌 237

导引、偏移与形塑:理论的效应及其局限 276

从边缘出发:1990年代以来的新诗研究 288

重启现代解诗学的本体论维度——评孙玉石《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史论》 298

“非诗意”的诗史及其书写——评洪子诚、刘登翰《中国当代新诗史(修订版)》 312

后记 322

购买PDF格式(11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