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姜耕玉著
- 出 版 社: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564146849
- 标注页数:342 页
- PDF页数:354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54 ≥342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20世纪汉语诗歌的艺术转变 1
“西部”诗意 19
80年代诗歌艺术的嬗变:语言形式的强度 34
沉寂中的诗神 46
新诗“革命性”对自身的遮蔽 56
新诗的汉语诗性传统失落考察 63
关于对非诗化倾向的批评及论争 77
“看”的视角:诗与思 77
关于批评的“语境”、“立场”及文本真实 82
“西安”诗变 90
诗“回到能指”:汉语诗意及精神生态的消失 96
寻找:新诗体文本与母语的批评方式 103
台湾现代派诗的母语情结 114
新诗的文本意识与形式重建 122
口语化叙述与汉语音节 133
“松开鞋带”与“新诗标准” 140
精神之巢与修辞 148
新诗的语言意识与汉语诗性智慧 153
汉语诗性智慧相续相生之基因 169
资源与转换:现代汉语诗意结构形式的可能 178
现代诗的隐喻结构 196
模糊体验:诗的意象性语言 212
奇妙的联觉意象 223
抽象的美丽幻象 238
品或异义:诗意的不确定性 246
汉语诗歌之源及经验 262
诗的生命意识 272
诗人:从“感受者的人”到“创造者的心灵”的实现 282
诗人档案:从战士身份突入诗人的个体化抒情 288
诗,为自己吟唱 又为人们吟唱 304
诗形变化:俗而非俗的美学原则 309
附录 诗歌作品18首 317
后记 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