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知识转型与新文学发生
  • 作 者:火源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516136416
  • 标注页数:402 页
  • PDF页数:409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3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409 ≥402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导言 1

一 问题的提出 1

二 解决问题的思路 7

第一章 中国现代知识转型 11

第一节 知识和知识转型 12

一 知识与文化 12

二 知识型与知识转型 18

三 “现代知识转型”及其在中国的敌人 22

第二节 清末民初的知识转型 29

一 新知识界的形成 30

二 知识场:新知识人的文化活动 43

三 新学界转向:从日本到欧美 55

四 现代知识的扩展和深化:新知识与新人 61

第三节 中国的现代知识转型 73

一 中国现代知识型中的专门性 75

二 新知识:无根的工具 83

三 科学主义意识形态 88

第二章 新知识人的身份与思想 94

第一节 新教育界的新角色 95

一 学潮与新教育界 96

二 学界的独立构想与自治运动 100

三 北京大学:蔡元培的内心冲突 106

四 《新青年》同人与学生青年 112

第二节 新出版界中的新知识人 117

一 新书店和新知识人 118

二 新书店之间的争夺 124

三 新书店和《新青年》同人 128

第三节 两种知识范式及其融合 140

一 两种知识,两个集团 141

二 国与学 150

三 方法引入和整理国故 160

第四节 知识斗争带来的身份与思想 165

一 新知识人的身份认同 166

二 新知识人与士大夫 173

三 有身份的思想或文化模式 180

四 启蒙的姿态 186

五 致用的学术与革命 190

第三章 知识转型与新文化运动 196

第一节 《新青年》同人的历史任务 197

一 《新青年》同人在新知识人中 197

二 当新知识界遭遇民国 209

三 《新青年》同人的使命 222

第二节 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225

一 新文化运动与知识转型 226

二 深层知识的困难 230

三 走向新知识的统治 236

第四章 从知识转型到文学转型 243

第一节 文学知识与文学转型 244

一 文学也是知识 244

二 分科挤压出来的“文学” 250

三 新文学与新知识 260

四 知识转型与文学转型 266

第二节 文学革命与文学知识 271

一 知识动力下的文学革命 271

二 “不用典”与文学革命的对象 281

三 两种范式的斗争 286

四 文学革命与非知识性 293

第三节 转型的新文学参与者 298

一 新文学家的身份 299

二 现代文学知识核心 307

三 身份与文学观 314

第四节 新文学的知识范式 322

一 “悬浮”的文学理论 323

二 “文学”压抑文学 330

三 文学史统合文学教育 336

四 新文学知识与文学感受的张力 343

第五节 文学新范式与文学传统 350

一 挥不去的旧文学 351

二 文学经典和新经典 359

三 新文学传统:问题及出路 365

结论 370

参考文献 372

后记 401

购买PDF格式(13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