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民族研究参考资料  第8集
  • 作 者:贵州省民族研究所编
  • 出 版 社:贵州省民族研究所
  • 出版年份:1981
  • ISBN:
  • 标注页数:87 页
  • PDF页数:96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6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96 ≥87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引言 一个“无从究考”的历史问题 1

一 近人对于古代“僚”人和西南民族若干历史问题的看法 3

(一)对越与濮、骆与僚的看法 5

(二)对“僚”与僮类的关系及百濮嫡派问题的看法 5

(三)对夜郎人与今布依族关系的看法 6

(四)对濮与僰、僰人与摆夷的关系的看法 6

(五)对古髳人(或髦人)与今苗族关系的看法 6

(六)所谓“扬越”和“夷越”问题 7

(七)几个音切问题 8

1、关于骆、僚、牢等字的音切问题 8

2、关于僰、濮、白、摆等字的音切问题 8

3、关于夷、扬二字的音韵问题 9

4、关于“僮牯佬”与“牂柯僚”的转译问题 9

二 我国古代南方民族的来源和分布 10

(一)百越民族集团的分布 12

(二)百濮民族集团的分布 13

三 百濮民族集团中的主要组成部分 15

(一)濮系民族地区东北界的变迁 16

(二)濮系民族的中心地区 18

(三)濮系民族地区的西北界与西南界 20

四 濮系民族的生活习俗及其风土情况 22

(一)两汉时期濮系民族的生活习俗 23

(二)六朝、隋唐时期濮系民族的生活习俗 24

(三)五代、两宋时期濮系民族的生活习俗 24

(四)元、明时期濮系民族的生活习俗 26

(五)清初以后濮系民族的生活习俗 27

五 濮系民族与百越民族生活习俗或文化特质的比较 29

(一)——濮系民族的四大特征与四大特长 29

(一)濮系民族的第一个特征——“凿齿”(打牙) 29

(二)濮系民族的第二个特征——“椎髻”或“编发” 30

(三)濮系民族的第三个特征——妇女爱穿“桶裙” 31

(四)濮系民族的第四个特征——“崖葬”或“竖棺而葬” 32

(五)濮系民族的第一个特长——善于“攻取朱砂” 33

(六)濮系民族的第二个特长——善于“绩织细布” 34

(七)濮系民族的第三个特长——善于“铸造铜爨” 35

(八)濮系民族的第四个特长——善于“凿山取石” 35

六 濮系民族与百越民族生活习俗或文化特质的比较 36

(二)——百越民族集团的生活习俗或文化特质 36

(一)百越民族集团的第一个特征——“文身断发” 36

(二)百越民族集团的第二个特征——“嗜食水产,善于烹调” 37

(三)百越民族集团的第三个特征——“巢居崖处,以避暑湿” 38

(四)百越民族集团的第四个特征——“习于水斗,便于用舟” 38

(五)百越民族集团的第五个特征——“铸造铜鼓”和“贵重铜鼓” 39

(六)僮人的生活习俗 40

(七)仲人的生活习俗 40

(八)侗人的生活习俗 41

(九)?人的生活习俗 42

七 所谓“鼻饮”和“铜鼓”问题 43

(一)所谓“鼻饮”问题 43

(二)所谓“铜鼓”问题 45

八 “僚”为专称,抑为泛称的问题 52

(一)“僚”的名称和别称的起源 53

(二)“僚”称变为泛称的过程 54

(三)关于“峒僚”和“水僚”的问题 56

九 “僚”人的“老家”及其迁徙问题 57

(一)关于僚人的“老家”问题 58

(二)关于僚人的迁徙问题 61

十 关于“牂柯”和“夜郎”的问题 64

(一)牂柯的所在及其范围问题 64

(二)牂柯江究竟是哪一条河 65

1、濛江说 66

2、乌江说 66

3、都江说 66

4、盘江说 67

(三)古代夜郎的国都究竟在哪里 68

1、桐梓说 68

2、安顺说 69

3、贞丰说 69

4、三合说 69

5、郎岱、茅口 69

(四) 古代的夜郎国究竟是哪种人建立的国家 70

1、彝族说 70

2、苗族说 70

3、白族说 71

4、越人说 71

5、布依族说 71

6、仡佬族 72

十一 关于仡佬族的语言问题 73

(一)元、明以前僚和仡佬族的语言 73

(二)清朝中叶湘西仡佬族的语言 74

(三)仡佬族目前使用语言的情况 74

(四)仡佬族语的基本情况 76

(五)仡佬族语言问题的提出 78

(六)我对仡佬族语言问题的看法和意见 79

十二 请看古代的“僚”人,究竟是谁家的后裔谁家的先民! 83

购买PDF格式(6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