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过度集聚、要素拥挤与产业转移研究
  • 作 者:汪彩君,徐维祥,唐根年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516134429
  • 标注页数:153 页
  • PDF页数:163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8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163 ≥153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研究背景 2

一 中国制造业空间新格局的形成 2

二 中国制造业面临新的发展困境和挑战 2

三 中国制造业迎接新的机遇 4

第二节 研究意义 5

第三节 研究内容、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7

一 研究内容 7

二 研究方法 8

三 基本思路 8

第二章 理论回顾与相关文献综述 9

第一节 有关产业集聚的文献综述 9

一 集聚经济的理论研究 9

二 产业集聚的实证检验 17

第二节 要素拥挤理论 22

一 要素拥挤理论的内涵 24

二 要素拥挤效应的测度 27

三 拥挤效应的实证研究 28

第三节 产业集聚与拥挤效应 30

一 基于经济学理论的集聚与拥挤效应 30

二 基于生态学理论的集聚与拥挤效应 32

第四节 产业转移理论 33

一 国外产业转移研究 34

二 国内产业转移研究 36

第五节 文献简评 38

第三章 中国制造业空间集聚的数据描述 39

第一节 产业集聚的测度方法及运用 40

一 第一类测度方法 40

二 第二类测度方法 42

三 本书采用的测度方法 44

第二节 行业、地区的划分及数据来源 45

一 行业的划分 45

二 区域的划分 46

三 数据来源 48

第三节 我国制造业整体空间集聚态势分析 48

一 我国制造业整体发展情况 48

二 我国制造业整体空间集聚趋势分析 50

第四节 我国制造业分行业空间集聚态势分析 52

一 基于基尼系数的集聚态势分析 52

二 基于行业集中度的集聚态势分析 56

第五节 我国制造业生产要素空间集聚态势分析 60

一 劳动力要素集聚状况 60

二 资本要素集聚状况 62

本章小结 65

第四章 过度集聚的识别与判断 68

第一节 基于效益分析的过度集聚判断依据 69

第二节 过度集聚行业识别 71

一 资源密集型过度集聚行业识别 72

二 劳动密集型过度集聚行业识别 73

三 资本密集型过度集聚行业识别 73

四 技术密集型过度集聚行业识别 75

本章小结 75

第五章 要素拥挤的识别与判断 77

第一节 要素拥挤的测度方法 77

一 拥挤效应测度的DEA非参数方法 79

二 拥挤效应测度的参数方法 82

第二节 我国制造业过度集聚行业的效率测算 83

一 劳动密集型过度集聚行业效率测算 84

二 资本密集型过度集聚行业效率测算 89

三 技术密集型过度集聚行业效率测算 91

第三节 要素拥挤地区判断 93

一 劳动密集型行业过度集聚地区分析 93

二 资本密集型行业过度集聚地区分析 98

三 技术密集型行业过度集聚地区分析 100

本章小结 101

第六章 中国大国模式的产业梯度转移研究 103

第一节 产业梯度转移的基本要素 103

第二节 中国大国内部产业梯度转移的条件分析 106

一 生产要素的流动规模和特征 108

二 我国制造业发展的梯度分布 111

第三节 中国大国模式的产业梯度转移路径分析 116

一 劳动密集型产业梯度转移路径 117

二 资本密集型产业梯度转移路径 119

三 技术密集型产业梯度转移路径 121

本章小结 122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123

第一节 主要结论 123

第二节 政策建议 125

一 客观、理性看待产业集聚“适度”问题 125

二 中国大国内部产业梯度转移的实施措施 126

三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选择 127

附录 129

参考文献 140

购买PDF格式(8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