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元代道教戏剧研究
  • 作 者:廖敏著
  • 出 版 社:成都:巴蜀书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553103600
  • 标注页数:324 页
  • PDF页数:341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1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41 ≥324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绪论 元代道教戏剧研究的现状与意义 1

一 研究现状综述 1

(一)道教文学总论 1

(二)研究总体概况 6

(三)“消极说”之辩 12

(四)概念界定与剧目辨析 16

二 选题意义及研究思路与方法 24

(一)选题意义 24

(二)思路与方法及创新点 28

第一章 元代道教戏剧总貌 33

第一节 元代道教戏剧盛因考 34

一 社会政治 35

二 文人心态 40

三 经济因素 44

四 戏剧繁荣 47

五 宗教影响 52

第二节 元代道剧戏剧的嬗变 56

一 由元入明 56

二 特色道情 65

第二章 元代道教戏剧的艺术化语言 74

第一节 仙韵意境 74

一 历代好评 75

二 “元剧最佳之处” 81

第二节 “文采、本色、当行” 86

一 雅俗共赏 88

二 曲白相生 91

第三章 元代道教戏剧的程式化结构 97

第一节 仙凡仙——戏中戏 98

一 总体特征 98

二 仙凡仙结构 100

三 戏中戏模式 105

四 艺术贡献 108

第二节 悲喜剧手法与大团圆结局 111

一 悲剧手法 113

二 喜剧手法 121

三 悲喜交加手法 126

四 大团圆结局 129

第四章 元代道教戏剧中的神仙信仰 133

第一节 神仙实有、人人可仙 134

一 信仰渊源 134

二 神仙风采 137

三 人人可仙 141

第二节 群仙谱系、异彩纷呈 142

一 道教仙源 142

二 众仙登场 144

第三节 八仙齐聚、喜庆热闹 154

一 八仙信仰 155

二 人物考辨 159

第四节 仙境美景、多姿多彩 172

一 神秘仙境 172

二 洞天福地 176

第五章 元代道教戏剧中的乐生思想 180

第一节 仙道贵生 180

一 被度之人的拒绝与诘问 183

二 神仙思凡与俗世爱恋 188

三 乐山好水 194

第二节 无量度人 200

一 济度思想原型 200

二 济度类型与方式 208

第六章 元代道教戏剧中的科仪方术 214

第一节 斋醮科仪 215

一 献香 217

二 雷法 220

三 法器供物 224

四 符箓咒语 229

第二节 “冥冥会合阴阳秀,矫矫神奇幻化术” 232

一 道教幻化思想 232

二 六道轮回 236

三 一人多角新突破 238

第七章 马致远道教戏剧研究 242

第一节 曲状元、马神仙 242

一 生平及创作概况 243

二 马致远道教戏剧艺术特色及价值 248

第二节 独自林泉隐,物外自由身——马致远道教戏剧四种 254

一 《岳阳楼》:丧国之痛,流离之苦 255

二 《陈抟高卧》:早抽身,出世尘 257

三 《黄粱梦》:人生如梦,戏如人生 261

四 《任风子》:眨眼流光,转头浮世 265

第八章 全真教与元代道教戏剧 268

第一节 教主式人物 269

一 “活死人”——全真教主王重阳 269

二 睡中真仙——五代高道陈抟 272

第二节 全真教理教义的全面展现 276

一 内丹心性 278

二 仙隐合一 283

三 三教合一 289

第三节 全真教制教规的形象图解 294

一 苦己利人 294

二 禁欲苦修 298

结语 303

参考文献 308

后记 317

购买PDF格式(11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