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南北皮黄戏史述
  • 作 者:于质彬著;叶长涛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华书局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101101249
  • 标注页数:611 页
  • PDF页数:622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7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622 ≥611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总序 1

凡例 1

第一章 皮黄戏的形成 2

第一节 西皮调、二黄腔考述 2

第二节 皮黄合奏考述 25

第三节 扬州、徽班与皮黄合奏 41

第四节 皮黄戏史湮没不彰原因种种 54

第五节 余论:“四大徽班”述略 61

第二章 进京徽班的嬗变 75

第一节 徽班进京前的京师戏曲舞台 75

第二节 徽班进京以后的艺术表现 80

第三节 徽班昳丽 风调一新 89

第四节 徽班的嬗变 92

第五节 余论:徽班进京与北方戏曲 102

第三章 皮黄戏新秀——京剧 107

第一节 咸同之世名伶述略 107

第二节 同光之世名伶述略 158

第三节 全能型表演体系的形成 209

附论:京剧与昆曲 229

程长庚全能型表演艺术与京剧更新 249

第四章“四大徽班”进京后南方的徽班与皮黄戏 271

第一节 安徽徽班 271

第二节 江苏的徽戏 275

第三节 浙江的徽戏与皮黄戏 304

第四节 两湖的徽班与皮黄戏 316

第五节赣、闽、粤、台湾的徽班与皮黄戏 330

第六节川、桂、云、贵的徽班与皮黄戏 348

附:皮黄腔系剧种表 373

第五章 南方京剧史述 381

第一节 南方京剧形成前上海的戏曲活动 381

第二节 扬州里下河徽班与上海京调皮黄 383

第三节 里下河徽班与南方京剧 386

第四节 同光间的南方京剧 401

第五节 南派京剧的形成 407

第六节 南派京剧奠基人王鸿寿 413

第七节 南派京剧名伶谱 420

第八节 南派京剧坤伶述略 450

第九节 南派京剧与杭、嘉、湖水路班 462

第十节 扬子江两岸的南方京剧 477

第十一节 秦淮歌女与南方京剧 488

附论:简论关羽戏“南派”开山祖王鸿寿 497

张桂轩舞台生活志略 518

南北两派的交流与合作 535

略谈南派京剧的形成和发展——在南通里下河班徽京老艺人座谈会上的讲话 547

附录 564

梅派艺术的文化底蕴——兼谈梅派艺术创始人的美学思想 564

开拓者的艺术——京剧花旦开山祖梅巧玲简论 574

评说程谭梅 回顾京剧史——对一种京剧史观、京剧美学观的质疑 582

京剧史料学刍议 595

后记 608

购买PDF格式(17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