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小田著;王卫平,池子华丛书主编
- 出 版 社: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567206779
- 标注页数:267 页
- PDF页数:275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75 ≥267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问题与方法 2
论社会史的整体性 2
社会史的田野气息——倾向于江南的案例 14
近代歌谣:村妇生活的凭据——以江南为例 28
漫画:在何种意义上成为社会史素材——以丰子恺漫画为对象的分析 44
农家生计 58
论近代性江南村落女红 58
近代江南乡村特种产品经济论 74
江南乡村庙市与近代农家生计 87
江南村妇职业结构的近代变动 97
乡土生活 108
近代江南茶馆与乡村社会运作 108
休闲节律与乡土本色——以近世江南庙会为例案 118
社会史视野中的“俗例”——以江南“抢亲”为对象的研究 126
近代江南村妇的日常空间 145
共同体关系 160
日常史所谓“地方”——由蒋梦麟曾经的日常世界展开 160
庙会仪式:近世以来的社群记忆——以江南一个村落联合体庙会为中心 177
民间记忆方式与社群关系成长——对江南芝村龙蚕会的考察 184
乡村共同体关系的传统构建——以近代徽州仁里花朝会为个案 194
日常意义 204
民众思想史的文艺支撑——以江苏宜兴梁祝故事的流布为中心 204
社群心态的解读——围绕1933年的浙江乡村调查而展开 220
晚清大众传媒的社会导向——对《点石斋画报》中“祥异事件”的分析 232
流亡中的日常意义沉思——源自抗战时期丰子恺的经历 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