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躁动的青春  民国时期北京大学的学生社团活动  1912-1949
  • 作 者:李浩泉著
  • 出 版 社: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560997674
  • 标注页数:263 页
  • PDF页数:287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0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87 ≥263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导言 1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1

一、历史学的转型 1

二、教育史学的转型 2

三、现实的呼唤 2

第二节 研究意义 4

一、学术意义 4

二、现实意义 4

第三节 学生社团活动研究的回顾与评析 5

一、国内研究现状 5

二、国外研究现状 12

三、研究现状的评价 16

第四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与目的 16

一、研究的理论基础 16

二、研究目的 17

第五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17

一、研究思路 17

二、研究方法 18

第二章 北大学生社团活动产生的历史背景与发展轨迹 21

第一节 北大学生社团活动产生的历史背景 21

一、错综复杂:社会思潮的影响 21

二、应时而生:突发事件的诱发 23

三、不可或缺:关键人物的推动 26

第二节 北大学生社团历史的发展脉络 36

一、源远流长:学生社团产生的历史渊源 36

二、寥若晨星:1912年1月—1916年12月北大学生社团活动 38

三、竞相开放:1917年1月—1927年3月北大学生社团活动 44

四、读书不忘救国:1927年4月—1937年6月北大学生社团活动 49

五、救国第一:1937年7月—1946年8月西南联合大学学生社团活动 55

六、再起争端:1946年9月—1949年2月北大学生社团活动 59

第三章 北大学生社团活动的目标、方式及概况 63

第一节 北大学生社团活动的目标 63

一、组织的视角 64

二、主体的视角 75

第二节 北大学生社团活动方式 76

一、演讲 76

二、集会 82

三、出版刊物 86

四、实践活动 87

第三节 北大学生社团的活动概况 90

一、学生社团总体活动概况 90

二、学生社团个体运行概况 92

第四章 北大学生社团的组织结构、组织过程与组织控制 96

第一节 组织结构 96

一、社团的组建 97

二、组织结构 103

第二节 组织过程 114

一、沟通过程 114

二、决策过程 117

三、领导过程 118

第三节 组织控制 119

一、规章制度及其执行 119

二、经费来源、开支与管理 125

第五章 北大学生社团活动的主体及内容 133

第一节 北大学生社团活动的主体 133

一、活动主体参与学生社团活动的“心理场” 133

二、学生社团活动主体的人格特征 136

三、活动主体在学生社团中的参与程度 149

第二节 北大学生社团活动的内容 160

一、学术类学生社团活动的内容 161

二、服务类学生社团活动的内容 167

三、文娱类学生社团活动的内容 173

四、友谊类学生社团活动的内容 176

五、信仰类学生社团活动的内容 190

第六章 北大学生社团活动的作用与影响 205

第一节 保护了民族利益 205

一、反日、抗日活动中的北大学生社团 205

二、其他反帝爱国运动中的北大学生社团 207

第二节 促进了社会的民主进步 209

第三节 转变了学风 212

第四节 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 214

第五节 培养了大批各类人才 217

第七章 北大学生社团活动的规律、特点及留下的思考 223

第一节 北大学生社团活动的独特规律和显著特点 224

一、从影响个体参与学生社团组织的人格特征来看,与其他时段相比,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因素比兴趣、爱好、特长等因素的影响更大 224

二、从学生社团组织行为的特点来看,民国时期北大学生社团组织行为体现出更高的民主性 226

三、从学生社团所开展活动的具体内容来看,民国时期的北大学生社团不但开展了大量的“本职工作”,而且也完成了不少的“兼职任务” 229

四、从学生社团活动的性质来看,民国时期北大学生社团活动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性 231

五、从学生社团组织所在的时代背景、活动主题以及参与学生社团活动的主体来看,表现出更高的复杂性 234

第二节 北大学生社团活动留下的思考 235

一、对民国时期学生运动与学生活动关系的思考 235

二、对个人需求、社会需要与学生社团活动发展关系的认识 237

三、“社会本位”、“个人本位”与时代背景关系的认识 238

参考文献 241

后记 261

购买PDF格式(10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