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论心证公开  以民事诉讼为中心
  • 作 者:李峰著
  • 出 版 社:北京:法律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511865762
  • 标注页数:243 页
  • PDF页数:257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9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57 ≥243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代序 1

引言 1

第一章 事实审理外观的历史演进 4

一、神意展示 5

(一)宗教与司法相结合的神意展示 5

(二)神意展示的方式 7

(三)神意展示的法社会学评价及历史归宿 10

(四)中国古代的神判及其终结 12

二、真实预定 14

(一)神示证据向法定证据转变的社会基础 14

(二)真实预定的事实审理外观 17

三、心证公开 20

(一)自由心证的历史选择 20

(二)现代自由心证与心证公开 22

(三)心证公开的诠释 25

(四)旧中国心证公开基础制度的形成 28

四、本章小结 33

第二章 心证公开的价值基础 36

一、促进司法人权保障价值的实现 37

(一)当事人司法人权保障的需要 38

(二)心证公开对司法人权保障的促进 42

二、促进司法公正价值的实现 47

(一)司法公正是司法权威与裁判可接受性的基础 47

(二)心证公开对司法公正的促进 52

三、促进司法效益价值的实现 58

(一)诉讼促进是保障司法效益的需要 58

(二)心证公开对诉讼促进需要的满足 63

四、本章小结 68

第三章 心证公开的基本内容 71

一、心证公开的制约因素 72

(一)诉讼目的的制约 72

(二)认识能力的制约 75

(三)表达能力的制约 78

二、心证内容的形成过程 83

(一)心证内容的形成与法律思维模式 83

(二)心证内容形成的几种假说 85

(三)立体化、多维度的事实建构过程 87

三、心证公开的基本内容 92

(一)要件事实体系 94

(二)论证规则运用体系 102

四、本章小结 108

第四章 心证公开的类型与语言表达 114

一、心证公开的类型 114

(一)强制公开与任意公开 114

(二)诉讼促进的公开与裁判说理的公开 119

(三)直接公开与间接公开 123

(四)口头公开与书面公开 127

二、心证公开的语言表达 130

(一)语言表达适度性的把握 130

(二)语言表达的方式 137

三、本章小结 144

第五章 若干特定情况下的心证公开 147

一、合议制中的心证公开 148

(一)合议制中的心证体系构成 148

(二)合议制中心证公开的范围 150

(三)合议制中心证公开的形态 152

二、第二审程序中的心证公开 155

(一)第二审程序的功能 155

(二)第二审程序中的心证特色 157

(三)第二审程序中心证公开的方式 160

三、法院调解中的心证公开 163

(一)先行调解中的心证公开 163

(二)庭审前调解中的心证公开 165

(三)庭审调解中的心证公开 167

四、若干特殊案件中的心证公开 168

(一)婚姻家庭案件的心证公开 168

(二)知识产权案件的心证公开 172

(三)多数当事人案件的心证公开 175

五、本章小结 177

第六章 我国心证公开的保障机制 182

一、我国心证公开的现状 183

(一)制度状况 183

(二)实践状况 187

二、心证公开的条件保障 193

(一)观念保障 193

(二)制度保障 199

(三)能力保障 204

三、心证公开相关制度的构建和完善 207

(一)自由心证制度 207

(二)法官独立审判制度 210

(三)法官阐明制度 212

(四)裁判理由公开制度 215

四、本章小结 218

结语 222

参考文献 225

购买PDF格式(9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