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谢遐龄著
- 出 版 社: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567518186
- 注意:在使用云解压之前,请认真核对实际PDF页数与内容!
在线云解压
价格(点数)
购买连接
说明
转为PDF格式
13
(在线云解压服务)
云解压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云解压默认都是转为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云解压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云解压均转换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云解压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第一章 科学的实质 1
第一节 科学精神:执着于物化 1
第二节 科学方法举例 6
第三节 科学方法运用于社会研究引起的困难 12
附录:芝诺难题两分法、阿基里斯的解决 29
第四节 哲学研究中的笛卡尔主义倾向 31
第二章 自然——认识论问题 34
第一节 自然:人化的自然界 34
第二节 主体和客体: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 45
第三节 认识论和辩证法的区别 57
第四节 实践概念的认识论意义 66
第三章 历史——本体论问题 77
第一节 历史之趣味 77
第二节 历史的唯物主义:马克思哲学的核心 86
第三节 马克思哲学的基本原理与“商品二重性”学说 97
第四节 本体论:遏制科学主义的危害 108
第四章 本体论与自我 128
第一节 巴门尼德:辩证法的开创者 129
第二节 自我:语言的逻辑本质 139
第三节 自我与自由 151
第四节 自由与历史的必然 164
第五节 主体:结构及其消解 175
第六节 实践概念在马克思哲学中的意义 189
第五章 走向道论的本体论 199
第一节 文化与价值散论 201
第二节 本体论重兴之兆 214
第三节 在历史中体悟道 222
第四节 中西文化差异之根与中国文化发展趋向 243
第五节 道论:人之消解 257
结语 275
新思考篇:儒学复兴 281
第一节 “儒学复兴”与发扬民族文化传统 281
第二节 “先王之道”与“法后王”—儒家思想现代地位讨论 290
第三节 中国:现代化呼唤传统文化精神回归——兼论中、西文化交融之前景 303
第四节 直感判断力:理解儒学的心之能力 318
第五节 理在意义世界中——驳性即理、心即理 338
第六节 核心价值体系:仁义礼知忠敬诚信(论纲) 361
第七节 马克思主义与儒学——我们是否仍处于经学时代? 376
第八节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儒学之命运 394
新版后记 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