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张晓兰,赵建新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516143827
- 标注页数:317 页
- PDF页数:323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23 ≥317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诗教理论与清代戏曲 1
乐学思想与中国戏曲 11
《周易》和《春秋》对中国戏曲之影响 24
《教坊记》中“戏”之探考 34
宋“转踏”与“缠达”及二者关系考 41
论缠令的缘起、发展与消歇 54
宋代百戏与元人杂剧关系考述 61
清儒戏曲观探微 67
清代经学家的戏曲题跋、题词 85
黄宗羲戏曲观探考——兼论其学术观对戏曲观之影响 100
儒硕工曲,光照艺林——论王夫之《龙舟会》杂剧的学术化品格 106
清初名儒毛奇龄戏曲观探微 114
毛奇龄连厢词例及《拟连厢词》考 121
以考据入《西厢》——论毛奇龄《毛西河论定西厢记》的价值和贡献 134
桂馥《后四声猿》的诗化和抒情化特征 146
论焦循戏曲观的“通”与“新”——以《易余龠录》和《花部农谭》为例 152
焦循戏曲研究对王国维之影响 159
俞樾学术观、文学观与戏曲观的交融与互渗 165
以经学为戏曲——论俞樾的戏曲创作 174
俞樾《读元人杂剧二十首》考论 186
刘师培戏曲观研究 192
清代经学家与曲家、文人的群体交游 211
大传统与小传统的互渗——关于清代经学与戏曲关系的思考 220
论清代戏曲的“宗经”倾向 234
清代戏曲创作思想之新变——由情返理,以礼正情 243
论清代戏曲的自娱化倾向 255
论清代戏曲的案头化倾向 259
“曲以存史”——论清代戏曲的征实化倾向 265
论清代戏曲创作的三种模式——曲人之曲、才人之曲与学人之曲 281
清代观剧诗考论——兼及金德瑛《观剧绝句》 293
关于清代“雅部衰落,花部兴起”的讨论——兼谈各体文学的尊卑之辨和雅俗之辨 312
后记 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