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20世纪中国小说修辞史略
  • 作 者:黄晓华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010134918
  • 标注页数:285 页
  • PDF页数:297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0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97 ≥285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导言 1

第一章 小说修辞的动态系统 11

第一节 没有语境参考的修辞根本无法判断 14

一、修辞情景 15

二、修辞受众 18

三、修辞话题 18

第二节 小说修辞动态体系的横向轴 19

一、人物—人物:个性的碰撞 19

二、叙述者—受述者:距离的调节 21

三、隐含作者—隐含读者:权威的形成 25

四、作者—读者:友谊的建立 27

第三节 小说修辞动态系统的纵向轴 31

一、故事—选择:经验—欲望 32

二、叙事—表达:讲述—展示 36

三、叙述—阐释:判断—评价 43

第四节 小说修辞的认同模式 47

一、认同维度 48

二、认同方式 57

第二章 中国小说修辞的历史视域 61

第一节 修辞语境的历史性 61

一、修辞情景的历史性 62

二、修辞受众的历史性 64

三、修辞话题的历史性 67

第二节 修辞契约的历史性 69

一、叙述语言的历史性 70

二、叙述权威的历史性 71

三、叙述距离的历史性 74

第三节 修辞策略的历史性 80

一、故事—世界:真实—虚构关系的历史性 80

二、叙事—文本:展示—讲述关系的历史性 83

三、叙述—意义:现实—理想关系的历史性 88

第四节 修辞认同的历史性 89

一、认同排序的历史性 90

二、认同方式的历史性 95

第五节 修辞类型的历史性 97

一、传统—阐释型修辞 97

二、现代—建构型修辞 98

三、后现代—解构型修辞 100

第三章 现代修辞的萌生(1895—1917) 102

第一节 修辞语境的近代化 104

一、修辞情景的近代化 104

二、修辞受众的近代化 109

三、修辞话题的含混性 113

第二节 修辞契约的过渡性 120

一、叙述语言:白话与文言的反复 121

二、叙述声音:代言与立言的两难 123

三、叙述距离:启蒙与审美的分裂 125

第三节 修辞策略的过渡性 126

一、故事建构:实录与空想的分化 127

二、叙事技巧:讲述与展示的杂糅 129

三、意义阐释:现实与理想的割裂 130

第四节 修辞认同的过渡性 131

一、认同维度的单一性 132

二、认同方式的残缺性 134

第四章 现代修辞的确立(1918—1949) 137

第一节 修辞语境的现代化 137

一、现代视野中的修辞情景 138

二、现代教育下的受众群体 141

三、现代话语中的修辞话题 144

第二节 修辞契约的现代化 147

一、叙述语言:工具与审美的对立统一 147

二、叙述声音:立言与言志的和谐互动 150

三、叙述距离:价值与情趣的双重改造 152

第三节 修辞策略的现代化 154

一、故事建构:写实与虚构的统一 155

二、叙事技巧:讲述与展示的协奏 157

三、意义阐释:现实与理想的互动 160

第四节 修辞认同的现代化 161

一、认同维度的立体性 162

二、认同方式的协商性 164

第五章 现代修辞的转向(1949—1976) 168

第一节 修辞语境的一元化 168

一、规约化的修辞情景 168

二、理想化的受众群体 170

三、革命化的修辞话题 173

第二节 叙述契约的政治化 175

一、叙述语言:语言与政治的结盟 176

二、叙述声音:代言与威权的共振 178

三、叙述距离:认知与审美的对峙 179

第三节 修辞策略的政治化 181

一、故事建构:典型与写实的分裂 181

二、叙事技巧:讲述与展示的失衡 182

三、意义阐释:理想与现实的错位 184

第四节 修辞认同的政治化 185

一、认同维度的政治化 186

二、认同方式的碎裂化 188

第六章 现代修辞的分化(1977—) 191

第一节 修辞语境的多元化 191

一、多元视野中的修辞情景 191

二、多元背景的受众群体 194

三、多元取向的修辞话题 197

第二节 叙述契约的多元化 200

一、叙述语言的分化 201

二、叙述权威的分化 204

三、叙述距离的分化 205

第三节 修辞策略的多元化 206

一、故事建构:典型论的坚守与解构 206

二、叙事技巧:展示的凸显与讲述的变异 208

三、意义阐释:规律论的坚守与解构 208

第四节 修辞认同的多元化 209

一、认同排序的多元化 210

二、认同方式的多元化 211

结语 修辞视角与20世纪中国小说“立人”命题的展开 214

一、修辞语境与“立人”空间的开拓 214

二、修辞目的与“立人”内涵的深化 215

三、修辞交流与“立人”命题的实现 217

附录20世纪中国小说修辞的散点透视 219

一、被压抑的“后现代性”——晚清翻译小说的解构修辞与中国小说的现代转型 219

二、身体、文化、修辞与“狂人”的生成建构 233

三、中国现代癫狂叙事的修辞策略与认同困境 241

四、先锋叙述与身体启蒙——论《现实一种》的身体修辞 256

五、隐喻·换喻·提喻——论中国当代情爱叙事的身体修辞 264

参考文献 278

后记 283

购买PDF格式(10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