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才惠莲著
- 出 版 社: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562531746
- 标注页数:168 页
- PDF页数:176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176 ≥168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
一、研究背景 1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4
第二节 问题的提出 5
一、水权管理模式的分类 6
二、水权管理行政模式分析 7
三、水权管理市场模式探讨 10
四、水权管理准市场模式的选择 11
第三节 基本概念界定 14
一、跨流域调水 15
二、水权管理 16
三、准市场模式 18
第四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19
一、水权管理模式 19
二、水权管理与水权制度 21
三、跨流域调水水权管理 24
第五节 国外水权管理的实践 27
一、美国的水权管理 28
二、澳大利亚的水权管理 29
三、美国、澳大利亚水权管理的经验 30
第二章 跨流域调水水权管理准市场模式的理论基础 35
第一节 混合经济理论 35
一、混合经济的主要含义 35
二、混合经济的实质 37
三、跨流域调水管理的市场化 39
第二节 公共物品理论 40
一、公共物品及其供给 40
二、跨流域调水管理及其多元供给 43
第三节 产权理论 47
一、产权及其制度功能 47
二、水权制度的发展 51
三、跨流域调水管理的产权运作 56
第三章 跨流域调水水权管理准市场模式的多元目标 59
第一节 经济目标 59
一、跨流域调水的经济意义 59
二、水权市场的构成要素 64
第二节 环境目标 67
一、跨流域调水的环境影响 67
二、水权市场与水环境安全 71
第三节 社会目标 76
一、跨流域调水的社会影响 76
二、水权市场与公平正义 78
第四章 跨流域调水水权管理准市场模式的模型分析 82
第一节 水权科层结构模型 82
一、制度科层概念模型 82
二、水权科层概念模型 86
三、跨流域调水水权制度科层模型 89
第二节 市场化的水权管理体系 95
一、国有水权的运作 95
二、区域水权的运作 96
三、集体水权的运作 97
第三节 水权市场的博弈分析 99
一、水权管理行政模式的低效率 99
二、水权管理准市场模式的绩效 101
第五章 跨流域调水水权管理准市场模式的构建 106
第一节 水权初始分配制度的改革 107
一、有效转变政府职能 107
二、积极进行水权协商 109
第二节 水权市场组织制度的建设 111
一、创新水权管理体制 111
二、搭建水权交易平台 113
第三节 水价制度的明晰 117
一、明确水资源定价方法 117
二、实现水价的综合运用 121
第四节 生态补偿制度的完善 124
一、变革生态补偿方式 124
二、实施水权生态补偿 127
三、开展横向转移支付 129
四、设立生态补偿基金 132
第五节 水权法律制度的健全 134
一、明确水权制度的内涵 134
二、厘定水权交易的原则 137
三、完善相关法律体系 139
第六章 跨流域调水水权管理准市场模式的实例分析 143
第一节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143
一、工程概况 143
二、管理体制的设计 144
三、水权市场的运作 146
四、水银行建设 149
五、生态补偿的展开 151
第二节 引滦入津工程 155
一、工程简介 155
二、管理体制改革 156
三、水权市场建设 159
四、水价的完善 163
五、水权生态补偿的运作 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