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云解压PDF图书

当前位置: 苏轼哲学思想研究 > 购买云解压PDF图书
苏轼哲学思想研究
  • 作 者:刘燕飞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010133782
  • 注意:在使用云解压之前,请认真核对实际PDF页数与内容!

在线云解压

价格(点数)

购买连接

说明

转为PDF格式

10

立即购买

(在线云解压服务)

云解压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云解压默认都是转为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云解压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云解压均转换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云解压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导论 1

一、哲学视野中的苏轼思想 1

(一)苏轼的人生与心路历程简述 1

(二)苏轼的哲学著作 4

(三)文道统一传统与苏轼哲学 6

二、苏轼哲学思想研究综述 10

(一)苏轼研究概述 10

(二)苏轼哲学思想研究概述 12

(三)苏轼天道哲学研究 14

(四)苏轼心性哲学研究 16

(五)苏轼人生哲学研究 18

(六)苏轼艺术哲学研究 21

(七)苏轼政治哲学研究 25

第一章 苏轼的天道哲学 27

一、苏轼对天道内涵的诠释 28

(一)物质之天 29

(二)本然之天 39

(三)精神之天 50

二、天道对人道的启示 54

(一)天道与人道的静态本质:“一” 56

(二)天道与人道的动态本质:“顺” 58

(三)天道与人道的共同精神:刚健不息 60

(四)落实天道的前提:“无心” 62

第二章 苏轼的心性哲学 65

一、苏轼心性观提出的背景 66

(一)人性问题 66

(二)人情问题 70

二、苏轼对“性”“情”的理解 76

(一)反对理学家的性善情恶论 76

(二)性情同一 81

三、心性与社会秩序的关系 94

(一)情礼合一 94

(二)“才”、“性”二分 98

四、追求超越之情 101

第三章 苏轼的人生哲学 105

一、苏轼对人生的理解 107

(一)人生是悲剧 107

(二)人生悲剧性的体现 109

二、苏轼的幸福观:超然自适 115

三、苏轼人生观对儒释道的融通与超越 121

(一)仁者不忧与乐天知命 124

(二)道法自然与安之若命 127

(三)随缘任运与随遇而安 129

(四)超越性的人生观 130

四、苏轼人生态度的成因 134

(一)自信自尊 135

(二)乐观豁达 136

(三)热爱自然 137

(四)兴趣广泛 140

(五)艺术情怀 141

第四章 苏轼的艺术哲学 145

一、苏轼的哲学与艺术 146

(一)苏轼艺术哲学与传统中国哲学的特点 146

(二)对审美愉悦的追求 150

(三)对理性的把握 154

二、苏轼生命美学的主要范畴 160

(一)超越之美 161

(二)淡泊之美 172

(三)中和之美 178

第五章 苏轼的政治哲学 184

一、苏轼对政治正义的理解 185

(一)认同等级社会的合理性 185

(二)强调君德的关键作用 186

(三)重视权力制约机制 189

二、儒道互补的政治策略 191

(一)儒道互补与传统政治智慧 191

(二)苏轼对儒道互补政治策略的继承 195

三、苏轼的义利观 201

(一)君民关系与义利分疏 201

(二)富民为本与义利统一 204

四、苏轼的礼法观 207

(一)苏轼的礼治思想 207

(二)苏轼的法治思想 214

五、苏轼的民本思想 219

六、苏轼的政治品格 227

第六章 苏轼哲学思想的特征及其现代启示 231

一、融合儒释道的思想体系 231

(一)在天道、心性方面的融合 232

(二)在人生哲学方面的融合 234

(三)在艺术哲学方面的融合 238

(四)在政治哲学方面的融合 240

二、苏轼人生哲学的现代启示 241

(一)启示之一 244

(二)启示之二 246

(三)启示之三 248

(四)启示之四 250

参考文献 252

后记 268

购买PDF格式(10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