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市场与政治  中国民商阶层脸谱
  • 作 者:张伟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511727954
  • 标注页数:328 页
  • PDF页数:347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1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47 ≥328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篇 模糊形象 3

第1章 政治场上的民商 3

一、并非随意杜撰的称呼 3

二、民商阶层的政治分析 4

三、民商政治角色的审慎 7

第2章 变脸艺术 10

一、红色脸谱:无代表、不缴税 11

二、白色脸谱:结盟或依附 15

三、脸谱变幻:近现代政治发展经验证伪 18

四、新的线索:商业精英的“大智慧” 21

第3章 视角和方法 25

一、政治发展与转型 25

二、理性与制度 28

三、实证主义与扎根理论 30

第二篇 政治能力 37

第4章 制度内政治参与 37

一、政治筛选:不仅经济实力 38

二、参政效果:看起来很美 45

三、桌上桌下:人际更重要 50

四、参政热情:被动与消极 55

五、政治安排:统战的视角 59

第5章 阶层认同 64

一、谁为上宾:经济实力与政治地位 64

二、土洋混杂:教育与认知能力的差异 71

三、阶层意识:同质是否同心 75

第6章 自组织与民间商会 80

一、自组织化:明确需求 80

二、政治期许:凝聚力量 83

三、民间商会:作用受限 86

四、官方商会:为谁代言 90

五、官商之间:尴尬的工商联定位 92

第三篇 价值偏好 105

第7章 政治品格 105

一、政治责任:与政治关注不相配 105

二、政府认同:期待和不满 109

三、政治保守:有恒产者有恒心 112

四、政治诉求:确实存在但非主流 116

五、政治文化:臣民、公民与特权 120

第8章 为政何求 126

一、因商而政:推进器和护身符 126

二、因名而政:经营成功后的认同需求 130

三、因责而政:侠义个性的突兀 132

四、无为而政:明哲保身和逃避职责 134

第9章 义利之间 138

一、拼命赚钱:企业家精神 138

二、社会慈善:说多做少 147

三、弱势群体:责不在我 151

四、政治负累:仇富和原罪 153

五、舍利取义:难以确证和期待的标签 161

第四篇 行为策略 169

第10章 官商交易 169

一、权钱交易:直接且有效 169

二、政治投资:新的动向 171

三、矛盾心态:在不满不甘中调适 173

第11章 政商互恰 180

一、政绩导向:政商各取所需 180

二、政治吸纳:体制的调适 184

三、非公党建:典型的政商互恰案例 190

第12章 求全容忍 198

一、地下通道:比正式途径更放心 198

二、维护关系:不仅对强势部门 200

三、维权抗争:难以承受的代价 203

第13章 若即若离 206

一、火炉理论:太近烤死、太远冻死 206

二、安分守己:市场似乎比政治更可靠 210

三、艰难平衡:民商的政治家头脑 216

第五篇 制度路径 223

第14章 近代崛起与缺失 223

一、官督商办:洋务运动中官商合作的尝试 223

二、重商运动:新政时期政商关系的再调整 226

三、商会兴起:从鼓励到限制 228

四、人格缺失:从萌芽到破灭 230

第15章 当代排斥与容纳 233

一、建国之前:以容纳利用为主 233

二、建国之后:从利用限制到消灭 238

三、改革开放:从经济宽容到政治接纳 243

第16章 舞台与看台 250

一、权力格局:划定的界限与合法伤害 250

二、单行车道:权力与财富的转换 260

三、国有企业:权力的延伸 267

四、地位失衡:现实与期待 271

第六篇 新的解释 279

第17章 脸谱下的底色 279

一、故事线索:多角度观察民商取向 280

二、角色特征:橡皮泥与看客 284

第18章 政治市场 290

一、两个市场:一致的逻辑 291

二、理论支点:交换与理性 294

三、制度基础:企业式国家 297

四、越轨风险:理论与现实的缺陷 300

附录一 深度访谈对象 304

附录二 调查问卷 309

附录三 参考文献 318

购买PDF格式(11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