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裴娣娜丛书主编;余保华著
- 出 版 社: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787504173188
- 标注页数:242 页
- PDF页数:258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58 ≥242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前言 教育机会平等的教学论考察 1
一、教育机会平等的现实发展与挑战 1
(一)教育机会平等的发展趋势:重心下移 1
(二)课堂中教育机会平等实践的错位 4
二、教学论视域中的教育机会平等研究 7
(一)教学理论发展的取向:效率与平等 7
(二)课堂中教育机会平等理论的缺位 9
三、课堂中教育机会平等问题的拓展性思考:文化分析的视角 13
(一)本书的研究方法 13
(二)本书的研究视角 16
(三)本书的研究思路 18
第一章 教育机会平等的历史分析 21
一、教育机会平等问题的历史梳理 22
(一)基于身份与地位的教育机会平等:前公共教育期 23
(二)基于权利的教育机会平等:公共教育期 30
二、教育机会平等研究的范式考察 45
(一)功能主义取向 46
(二)冲突论取向 57
(三)解释论取向 67
第二章 课堂中教育机会平等的个案描述 80
一、教师对学生的认识 80
(一)学生的学习能力 81
(二)学生的课堂行为 88
二、课堂中教师与学生的互动 94
(一)课堂中师生互动的对象差异 96
(二)课堂中师生互动的方式差异 99
三、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认识 110
(一)教师对教学内容认识的整体性描述 111
(二)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116
(三)教师对教学内容的传递 120
第三章 课堂中教育机会平等的本体分析 128
一、课堂中教育机会平等的概念分析 128
(一)平等 128
(二)教育机会 132
(三)教育机会平等 135
(四)课堂中教育机会的平等 138
二、课堂中教育机会平等的结构分析 142
(一)平等的主体:谁与谁之间的平等 142
(二)平等的客体:什么的平等 147
(三)平等的准则:如何分配才是公正的 159
第四章 课堂中教育机会平等的路径分析 173
一、教师—限制取向的结构性解释 175
(一)结构性解释的理论工具 175
(二)教师视野中的学生之再认识 178
(三)课堂中师生互动的情境性理解 181
(四)教师对教学内容再构的深描性考察 187
二、家庭—缺乏取向的象征性解释 191
(一)象征性解释的理论工具:文化资本 192
(二)文化资本与学生的受教育机会 195
三、学生—选择取向的主体性解释 198
(一)学生—选择取向的必要性分析 198
(二)学生的主体性选择与教育机会 201
第五章 平等课堂的创建——一种主体性的策略思考 203
一、基于差异的学生评价 204
(一)差异性学生评价 205
(二)积极的教育期望 208
二、基于参与的师生互动 213
(一)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 213
(二)教师课堂互动行为的设计 219
三、基于合作的小组学习 224
(一)基本思想 225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设计与实施 227
(三)问题与解释 230
结语 课堂变革中的文化矛盾 234
参考文献 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