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云解压PDF图书

当前位置: 书法艺术概论 > 购买云解压PDF图书
书法艺术概论
  • 作 者:刘正成著
  • 出 版 社:北京:商务印书馆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100069021
  • 注意:在使用云解压之前,请认真核对实际PDF页数与内容!

在线云解压

价格(点数)

购买连接

说明

转为PDF格式

13

立即购买

(在线云解压服务)

云解压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云解压默认都是转为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云解压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云解压均转换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云解压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上编 书法基础理论 3

第一章 再现与表现:书法形象审美特征 3

一 审美特征之一:抽象性 5

二 审美特征之二:文学性 9

三 审美特征之三:不可重复性 14

四 审美特征之四:时序不可逆转性 19

五 审美特征之五:有美感而无快感 21

第二章 用笔与结字:书法艺术成熟的三大历史阶段 25

一 “线条艺术”的理论误区 25

二 篆书:中锋用笔与圆形结字 28

三 隶书:侧锋用笔与方形结字 34

四 行楷书:中侧锋并用与方圆兼施 37

五 当代书法创作的技术与技巧特征 43

第三章 章法与布白:书法作品空间构筑的发展历程 48

一 定义 48

二 空间观念的分野 49

三 平面空间构筑的三个倾向 58

四 斗方的空间构筑 80

五 横幅的空间构筑 84

第四章 风格与流派:创作内容与形式的选择 88

一 风格的定义 88

二 风格的借鉴 101

三 风格的创造 126

四 流派的定义 131

第五章 书家与书作:行为与艺术的统一 142

一 书法家身份与行为的历史范畴 142

二 书法家行为与作品的分析 154

三 最高境界:行为与艺术的同一性 161

第六章 创作与审美:表现的分类与审美经验描述 176

一 两种创作论及六个归类 176

二 创作的结构 185

三 创作的过程 193

四 审美的判断:艺术的完成式 199

五 审美的结构:新难高的诉求 204

下编 书法审美历程 211

第一章 史前传说:文字之始即书法之始 211

一 结绳记事说 211

二 鸟迹八卦说 212

三 书画同源说 213

四 仓颉造字说 214

五 刻画符号与象形文字 214

六 书与契 217

七 图腾与道符 218

第二章 商周从神到人的嬗变:书法艺术的发展期 222

一 六书学说的理性精神 222

二 甲骨五期与书分五系 224

三 六国古文的返祖风潮:鸟凤龙虫书 227

第三章 秦汉隶变:方块汉字与书法艺术的繁荣期 230

一 书同文与李斯《泰山刻石》 230

二 隶变与八分书:庙堂气与山林气 232

三 蔡邕的《熹平石经》和《笔论》的创作理念 237

四 蔡伦纸与张芝《冠军帖》的“一笔书” 239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艺术的成熟期与书圣王羲之 243

一 由隶入楷与钟繇旧体:《荐季直表》 243

二 永字八法与书圣王羲之:《兰亭序》 245

三 北朝铭石书:造像、墓志与摩崖 248

四 写经与写本:王僧虔与梁武帝书论 251

第五章 隋唐五代时期:书法艺术的高峰期与颜真卿 257

一 隋代:融合与传承 257

二 唐太宗独尊王羲之:欧阳询与褚遂良 260

三 盛唐气象:张旭与怀素狂草 265

四 至高境界:颜真卿与《祭侄文稿》 269

五 唐法兴衰:柳公权与杨凝式 275

六 风骚之意:孙过庭、张怀瓘与韩愈的书论 279

第六章 两宋时期:书法的文人化形成期与苏东坡 284

一 《淳化阁帖》与蔡襄的崇王尚法 284

二 苏东坡:我书意造本无法 286

三 黄庭坚:自成一家始逼真 291

四 集古出新:米芾与《苕溪诗卷》 295

五 瘦金书:亡国君臣书法家宋徽宗与蔡京 300

六 守旧、中兴到末法的南宋书坛 303

七 文化融合的辽金书法 307

八 文人艺术观的纲领:苏轼、黄庭坚、米芾书论 308

第七章 元时期:书法复古时期与赵孟頫 312

一 赵孟頫:涵盖书坛五百年的古典主义大师 312

二 活跃在杭州文化圈的三代书家群体 316

三 元代书论:赵孟頫用笔千古不易说 323

第八章 明与清初时期:书法的美术化倾向与王铎 327

一 台阁体:明初书法一百年的低潮期 328

二 文徵明与吴门四家 332

三 董其昌与华亭书派 339

四 徐渭与晚明尚态书风 344

五 王铎与清初书法 351

六 阳明心学思潮中的明代书论 361

第九章 清乾、嘉朝至民初时期:碑派书风与康有为 367

一 张照、刘墉的帖学与董、赵书风馆阁体 368

二 金农、郑燮:扬州八怪的艺术叛逆 372

三 邓石如与篆、隶风行 376

四 何绍基、赵之谦:晚清碑派书风 381

五 康有为、吴昌硕与清末民初碑派书家 384

六 清代的碑学理论与《广艺舟双楫》 388

第十章 现代时期:书法的传承发展与于右任 394

一 于右任、李叔同与现代碑派书家 395

二 谢无量、林散之:现代帖派书家 399

三 罗振玉、沈曾植:现代破体书家 403

四 当代四大流派与展览会作品审美 407

五 现代书论:西方美学理论对书法的诠释 410

图版目录 420

人名索引 432

购买PDF格式(13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