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史洁著
- 出 版 社: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209080514
- 标注页数:192 页
- PDF页数:202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02 ≥192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序 1
绪论 1
第一章 语文教材文学类文本的文化阐释 19
一、从文本说开去:语文教材文学类文本基础概念的探源考察 19
(一)结构主义和符号学的文本阐释 20
(二)接受美学理论的文本概念 21
(三)后殖民主义理论的文本质疑 23
(四)现代网络技术介入的文本间性 25
二、载体、形态与存在:语文教材文学类文本的文化特质 28
(一)作为文化载体的文学类文本教材 29
(二)作为文化形态的文学类文本教材 31
(三)作为特殊文化存在的文学类文本教材 33
三、理想化的教材:语文教材文学类文本的文化建构 38
(一)文化建构的文本品质 38
(二)三维空间:基于文化建构的理想化的教材模型 45
第二章 语文教材文学类文本的构成形态 50
一、文学类文本的多层次结构 50
(一)文学文本层次结构理论的简要梳理 51
(二)文学类文本的四层次结构 53
(三)文学类文本多层次结构的教学要求 63
二、文学类文本的开放性结构 66
(一)从作者的作品到读者的文本 66
(二)从文本的主体性到文本的交互性 69
三、文学类文本的“非线性结构” 73
(一)非线性的文本结构对传统文本线性结构的超越 74
(二)非线性的文本结构对读者地位的提升 75
(三)非线性的文本结构形成的话语空间 76
第三章 语文教材文学类文本的审美透视 81
一、语文教材文学类文本审美透视的特征 82
(一)作为体验活动的审美透视 83
(二)作为对话活动的审美透视 86
(三)作为陶冶活动的审美透视 88
(四)作为建构活动的审美透视 90
二、语文教材文学类文本审美透视的生成 92
(一)不对称性:审美透视的交流方式 93
(二)空白和否定:审美透视的交流条件 95
(三)召唤结构:审美透视的意义生成 100
三、语文教材文学类文本审美透视的策略 101
(一)审美透视的过程 101
(二)审美透视的策略 107
第四章 语文教材文学类文本细读探究 112
一、语文教材文学类文本细读理论探源 112
二、语文教材文学类文本细读的内涵和特征 118
(一)语文教材文学类文本细读的内涵 118
(二)语文教材文学类文本细读的特征 120
三、语文教材文学类文本细读的基本策略 125
(一)研究文本,选择细读切入点 126
(二)依据学情,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 129
第五章 语文教材文学类文本资源的发掘 135
一、语文教材文学类文本资源发掘的意义 135
(一)什么是文本资源 135
(二)文本资源发掘的意义 138
二、语文教材文学类文本资源构成的类型 142
(一)文学类文本呈现方式分类 143
(二)文学类文本资源的审美层次分类 148
(三)“审美资源三层次”的实践举例 151
三、语文教材文学类文本资源的发掘维度 157
(一)文学类文本资源发掘维度的理论支撑 157
(二)文学类文本资源发掘的三个维度 158
四、语文教材文学类文本资源的发掘策略 167
(一)设计发掘策略所遵循的基本原则 167
(二)落实发掘策略所经由的基本路径 173
参考文献 180
后记 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