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云解压PDF图书

当前位置: 阐释与创新 马克思历史观的整体性研究 > 购买云解压PDF图书
阐释与创新  马克思历史观的整体性研究
  • 作 者:常江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516129883
  • 注意:在使用云解压之前,请认真核对实际PDF页数与内容!

在线云解压

价格(点数)

购买连接

说明

转为PDF格式

9

立即购买

(在线云解压服务)

云解压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云解压默认都是转为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云解压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云解压均转换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云解压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引论 1

一 研究马克思历史观的问题意识与思想自觉 1

二 西方历史观传统及其思维方式省思 5

1.宗教神学观点的历史观念 8

2.形而上学观点的历史观念 10

3.实证科学观点的历史观念 12

三 马克思历史观变革之思想真义 13

四 马克思历史观的思想整体性和具体性 20

第一章 马克思破解“历史之谜”的历史观变革 26

一 青年马克思历史研究的思想理论背景 27

1.《克罗茨纳赫笔记》的历史学理论 28

2.古典经济学的历史理论与《1844年手稿》的思想实验 34

3.空想社会主义历史观“批判的成分” 43

二 马克思历史观变革的德国古典哲学基础 48

1.马克思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扬弃 49

2.马克思对费尔巴哈“人本学”唯物主义的肯定与超越 59

三 马克思历史观变革之精神实质 65

1.《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思维方式变革 66

2.哲学批判与社会现实批判相统一的“新历史观” 70

第二章 马克思“人的现实历史”的历史观念 76

一 “历史唯物主义”论点的初始论述 77

1.“历史唯物主义”所唯之“物” 77

2.《神圣家族》批判“变得敌视人”的旧唯物主义 81

3.《哲学的贫困》批判“政治经济学的形而上学” 85

二 马克思对“唯心主义”历史观的思想清算 90

1.“思维着的人”与“一般人” 91

2.“感性的人的活动”是马克思历史观的核心概念 97

三 “人的现实历史” 101

1.“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 102

2.“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 104

第三章 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实践观点 109

一 马克思、恩格斯对“经济决定论”观点的分析与批判 110

1.“经济决定论”对马克思“新历史观”实践本质的误解 110

2.马克思、恩格斯对“经济决定论”的批判 113

二 马克思历史观的“劳动实践”本质 117

1.“对象化劳动”与“异化劳动”——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启示 117

2.“劳动实践”的价值批判意蕴 122

三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实践辩证法”精神 127

1.“原初的历史的关系”与“现存实践的意识” 128

2.“劳动实践”融涵“经济”、“超经济”的双重特性 131

3.历史的活力:人的否定性实践活动 137

4.马克思的历史辩证法对“经济决定论”的超越 139

第四章 马克思“社会观点”的历史理想 144

一 “哲学—经济学”双重维度的社会历史观批判 145

1.“无人身的人类理性” 145

2.马克思“把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发展理解为一种自然史的过程” 149

二 人的“历史是人的真正的自然史” 153

1.人是对象性的“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 153

2.人与自然的“本质交换”过程中生成自身的历史 157

三 人的历史是人的“社会发展史” 161

1.“真实的分工”是人的本质力量历史性生成的社会化方式 161

2.“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 165

3.“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的个体发展的历史” 169

第五章 从“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到“剩余价值规律”的具体理论 173

一 《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的逻辑 174

1.马克思“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历史方法 174

2.人从“原始的丰富”到“自由个性”的“三形态”理论 180

二 《资本论》的逻辑与批判 186

1.“资本”的本质在于物化的、颠倒的社会关系 186

2.“抽象成为统治”与“三大拜物教”的批判 189

三 “劳动价值论”与“剩余价值学说”是“艺术的整体” 195

1.“劳动价值论”对“异化劳动理论”的发展与完善 196

2.“剩余价值的发现”唤醒了无产阶级的自我意识 201

第六章 马克思历史观的理论创新及中国化方式 207

一 马克思历史观的人类性与时代性品格 207

1.马克思晚年的“人类学”与“历史学”研究及其共产主义追求 208

2.马克思历史观的开放性与时代性 214

二 马克思历史观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 216

1.毛泽东对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创造性运用 216

2.邓小平解决“实践的问题”中证明马克思历史观的“真理性” 220

三 马克思历史观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224

1.马克思“历史科学”精神与中国“和谐社会”实践的融合 224

2.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历史观 227

结语 232

参考文献 234

后记 239

购买PDF格式(9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