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胡艳琳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516133569
- 标注页数:319 页
- PDF页数:330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30 ≥319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绪论 1
第一节 选题缘起 1
第二节 本书涉及的相关概念 13
第三节 相关学术史描述 19
第一章 放逐自然:启蒙现代性话语中的自然审美 37
第一节 挑战一回应模式下启蒙现代性的特殊指涉 37
第二节 文学现代转型中绿色传统的搁置 44
第三节 边缘话语中的自然审美 52
第二章 征用自然:政治现代性话语中的自然审美 70
第一节 政治话语的优先性 71
第二节 自然美——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审美情趣的分野 82
第三节 “人民文学”定位中的自然——以山水画改造为例 90
第四节 “红色”文学中符号化的自然 106
第三章 改造自然:农业现代化“劳动风景”中的自然审美 125
第一节 “劳动”之现代性意义的生成 126
第二节 “风景”与自然观考辨 135
第三节 古典诗文中的风景与劳动 140
第四节 社会主义劳动“新”风景的生成——阶级文化话语权的象征 149
第四章 矮化自然:现代抒情话语中的自然 166
第一节 传统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无我之境的追求 168
第二节 现代抒情主人公与自然——人类中心主义“大我”的膨胀 172
第三节 诗歌的非诗化与小说的诗意化 190
第五章 压抑自然:空间现代性中的自然 224
第一节 现代城市文明对前现代乡土文明的胜利 226
第二节 如何选择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模式? 235
第三节 乡土中国与城市化进程的冲突 256
结语 自然的复魅与本土诗性精神的甦生 278
重要人名和术语索引 292
参考文献 299
后记 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