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 者:袁行霈,陈进玉主编;张在德,唐建军本卷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华书局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101090314
- 标注页数:538 页
- PDF页数:592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592 ≥538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绪论 1
第一节 四川建置沿革 1
第二节 四川地域文化的地理环境 6
第三节 巴蜀文化的历史发展 13
上编 26
第一章 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起源地之一 26
第一节 巴蜀古史传说 26
第二节 巴蜀古史重大考古发现 30
第三节 水润天府 39
第二章 四川地域文化的第一次繁盛发展 46
第一节 文学与学术 46
第二节 古蜀仙道与道教的创建 61
第三节 蜀汉文化 68
第三章 四川地域文化发展由迟缓走向勃兴 79
第一节 学术的发展 79
第二节 天师道的传播与禅宗在四川的兴起 90
第三节 “文章高蹈”陈子昂 102
第四节 “诗仙”李白 107
第五节 “诗圣”杜甫在四川 113
第六节 唐代入蜀诗人及女诗人薛涛 120
第七节 唐代巴蜀艺术 129
第四章 四川地域文化的第二次繁盛发展 145
第一节 史学的繁盛 145
第二节 “易学在蜀” 155
第三节 蜀中理学与书院教育的兴起 160
第四节 文化巨人苏轼 167
第五节 西蜀文学群星 180
第六节 蜀石经 187
第七节 博物、药学与数书 193
第八节 西蜀艺术 200
第九节 禅宗在四川的传承与道教在四川的衍进 210
第五章 四川地域文化的蜕变与开启新局 223
第一节 “湖广填四川”与明清移民 223
第二节 明清四川的学术思潮 230
第三节 禅宗与道教的复兴 236
第四节 清末蜀学的复兴 238
第五节 明清时代的文学与艺术 248
第六节 清末中西文化激荡下的社会与民智觉醒 254
第七节 四川保路运动与四川地域文化的转型 269
下编 284
第一章 巴蜀民居文化 284
第一节 古代民居 284
第二节 少数民族特色建筑 290
第二章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 297
第一节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297
第二节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326
第三节 其他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 335
第三章 特色蜀道文化 348
第一节 南方丝绸之路与茶马古道 348
第二节 栈道与笮桥 350
第三节 川江航道 354
第四章 雕版印刷术与世界最早的纸币 362
第一节 雕版印刷 362
第二节 世界纸币之祖——交子 369
第三节 德格印经院 376
第四节 成都青羊宫刻版《道藏辑要》 382
第五章 芳茗旨酒与美食 388
第一节 蜀茶 388
第二节 蜀酒 394
第三节 味在四川 401
第六章 民间游乐习俗 411
第一节 蜀人好游娱 411
第二节 浣花大游江 420
第三节 民间年节习俗 427
第七章 巴蜀特色文化遗产 440
第一节 戏剧与曲艺 440
第二节 民族民间文学艺术 458
第三节 科技 476
第四节 民间工艺 481
第五节 砖石艺术和佛教绘画 492
第六节 文昌文化 506
第七节 德孝文化 511
主要参考文献 520
索引 524
后记 533
跋&陈进玉 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