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当前位置:马克思主义宗教观pdf电子书下载 > 马列毛邓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 作 者:龚学增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80057668X
  • 标注页数:248 页
  • PDF页数:269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9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69 ≥248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宗教观的历史发展 1

第一节 宗教观及其历史发展 1

一 从神学的唯心主义的宗教观到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1

二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涵义 3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6

一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形成和发展 6

二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本内容 9

第三节 列宁主义宗教观 24

一 列宁主义宗教观的形成和发展 24

二 列宁主义宗教观的基本内容 25

第四节 马列主义宗教观的中国化 44

一 毛泽东思想的宗教观 45

二 邓小平理论的宗教观 56

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宗教观 65

第二章 宗教观的基本问题 78

第一节 什么是宗教 78

一 宗教本质上是一种社会意识 78

二 宗教又是一种社会现象 80

三 宗教还是一种精神文化 81

四 宗教具有“五性”的社会特征 82

第二节 宗教的起源和发展 87

一 宗教产生和发展的根源 87

二 宗教发展的历史形态 95

三 宗教的未来 100

第三节 宗教的功能和社会历史作用 102

一 宗教的功能 102

二 宗教的社会历史作用 106

第四节 宗教与民族 115

一 宗教与民族的联系和区别 115

二 宗教与民族关系 122

第三章 中国的宗教 126

第一节 中国宗教及历史特点 126

一 主要宗教简介 126

二 中国宗教的历史特点 145

第二节 中国宗教的现状 147

一 新中国成立以来五大宗教发展概况 147

二 我国现阶段宗教的性质和特点 167

三 新世纪初我国宗教总体状况及发展趋势 170

一 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形成和发展 178

第四章 坚持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处理好我国现阶段宗教问题 178

第一节 全面正确地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178

二 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科学依据和基本内容 182

三 贯彻宗教政策需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185

第二节 国家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188

一 国家对宗教事务依法管理的必要性 188

二 我国的宗教法律法规及其执法工作 190

三 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是为了保护合法宗教活动 193

四 打击利用宗教的违法犯罪活动 195

五 依法治国,严惩邪教 196

六 国家公务员要严格公正执法 197

第三节 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199

一 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的必要性 199

二 怎样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 202

第四节 巩固和发展对宗教界的爱国统一战线 204

一 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组成部分 204

二 坚持政治上团结合作,信仰上相互尊重的原则 206

三 努力培养一支爱国爱教的教职人员队伍 208

四 充分发挥爱国宗教团体的作用 210

一 “相适应”论断的形成 213

第五节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213

二 江泽民、李瑞环论“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215

三 全面把握“相适应”的论断 219

四 做好“相适应”工作关键在党 224

第五章 进一步做好西藏宗教工作 227

第一节 西藏宗教工作的特殊重要性 227

一 藏传佛教影响大,宗教问题与民族问题密切 227

二 藏传佛教将长期存在 227

三 活佛转世是藏传佛教的重要特征 228

一 新时期西藏宗教工作的成绩 229

第二节 西藏宗教工作的成绩和面临的问题 229

二 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231

第三节 进一步做好西藏宗教工作 232

一 “划清两个界限,尽到一个责任” 232

二 加大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力度 243

三 抓好活佛转世及培养教育工作 245

四 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青年爱国教职人员 245

五 进一步支持和鼓励宗教界积极适应社会主义社会 246

六 进一步加强党和政府对宗教工作的领导 247

购买PDF格式(9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