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商标权的救济基础研究
  • 作 者:刘维著
  • 出 版 社:北京:法律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9787511889782
  • 标注页数:225 页
  • PDF页数:241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9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41 ≥225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导论 1

一、选题由来和选题背景 1

二、现有文献综述 4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12

第一章 商标权救济基础的体系论 16

第一节 商标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联系 17

一、共同的历史渊源 17

二、制度构成的联结 21

三、救济请求权相同 25

四、小结 32

第二节 商标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差异 32

一、两法的不同特性 33

二、不法行为的构成 39

三、小结 44

第二章 商标权救济基础的历史论 45

第一节 早期商标法的类型化进程研究 47

一、英国中世纪的商标 47

二、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商标权的保护 51

三、19世纪末商标权的财产化 55

第二节 商标功能扩张的历史进程研究 59

一、来源混淆的初始含义 60

二、商标混淆内涵的扩展 63

三、商标功能的扩张 67

四、小结 72

第三章 商标权救济基础的解释论 74

第一节 不同哲学流派造就不同救济基础 77

一、两种理论的内涵与外延 77

二、两种理论的不同哲学基础 82

第二节 不同保护目的造就不同救济基础 87

一、不同体系框架中的商标权性质差异 87

二、假冒之诉的保护客体探究 90

三、商标权救济基础的理论选择——两个典型例子的分析 97

第三节 商标质量保证功能的独立性 102

一、观点梳理及问题提出 103

二、质量保证功能的体系地位 105

三、质量保证功能的损害判断 107

四、结论 112

第四章 商标财产论的构造解释 114

引言 商标权的竞争功能 115

第一节 商标权支配性质的界定 118

一、商标权的客体 118

二、商标权的支配性 123

三、商标权支配性的适用——物权规则的类推 127

第二节 竞争功能对商标财产论的限制 133

一、商标使用的维度 134

二、竞争关系的维度 140

三、竞争秩序的维度 143

附 界定商标侵权使用行为的两步审查法 147

引言 148

一、“功能界定法”的技术解读 149

二、对三类案件的解释 153

三、商标使用和混淆可能性的关系 159

四、结语 163

第五章 商标财产论的理论价值 164

第一节 商标法基础的解读 165

一、商标所有人中心主义 165

二、商标权的性质 168

三、商标法的立法目的 170

第二节 商标侵权的支配原理解读 177

一、商标权的保护范围划分 178

二、商标侵权标准的解释 180

三、商标使用行为的地位 189

四、驰名商标反淡化制度中“搭便车”的体系归属 194

结束语 202

参考文献 206

后记 220

购买PDF格式(9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