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童庆炳著
- 出 版 社: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9787303191857
- 标注页数:547 页
- PDF页数:572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572 ≥547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辑 马克思主义文论 3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石 3
马克思早期的艺术生产论的现代意义 19
现实主义——文学的康庄大道 37
毛泽东美学思想的哲学基础 54
毛泽东的《讲话》是中国历史语境下的马克思主义 70
毛泽东的美学思想三题 81
20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走过的历程 9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思想的时代性 127
尊重和遵循文艺创作的规律 143
第二辑 文学与意识形态 153
怎样理解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 153
审美意识形态论的再认识 160
意识形态与文学艺术 179
实践是“审美”与“意识形态”结合的中介 203
审美意识形态与文学文本批评 220
第三辑 文学艺术与社会心理 237
社会心理学对文学艺术问题解读的可能性 237
普列汉诺夫论社会心理与文学艺术 252
社会心理的性质及其与艺术文体的关系 263
创作主体与社会心理 277
艺术形式与社会心理 294
艺术趣味与社会心理 311
文艺思潮与社会心理 330
论文艺社会学及其现代形态 348
第四辑 精神之鼎与诗意家园 371
文科的意义 371
精神之鼎与文学的当代任务 375
“文学是人学”新论 381
谈审美与人的全面发展 385
隐忧与人文关怀 393
把文艺消费考虑进来之后 401
文艺学创新:以20世纪中国现代传统为起点 417
在“五四”文艺理论新传统基础上“接着说” 428
当代中国文化和文学:在民族性和开放性之间 434
新时期文学理论现代性转型概说 467
文学的本质观与我们的问题意识 499
延伸与超越——“新时期文艺学三十年”之我见 506
政治化—学术化—学科化—流派化 514
新时期文艺批评若干问题之省思 525
代后记 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