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刘伟,黄桂田主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中国都市经济研究基地编
- 出 版 社:北京:同心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807162414
- 标注页数:194 页
- PDF页数:207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07 ≥194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国内外产业集群理论综述 1
一、产业集群的研究背景 1
二、集群研究的理论基础 4
三、集群研究的主要学派 9
四、国内产业集群研究现状 16
五、研究启示 20
第二章 北京产业发展现状 26
一、北京产业发展特征 26
二、产业发展的主要指标 34
三、北京产业结构变化 51
第三章 北京产业集群发展趋势分析 56
一、北京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分析 56
二、北京产业集群发展面临的问题 62
三、北京产业集群发展趋势 64
四、对策分析 68
第四章 北京产业集群发展的空间特性 73
一、产业的“空间集聚效应”与北京市现代制造业的发展 73
二、北京市高技术产品制造业的空间布局与基地建设 79
三、北京市传统制造业的技术改造与基地建设 85
四、北京现代制造业发展与环渤海经济区内的联合协作 91
五、促进北京市形成现代制造业集群的政策措施 100
第五章 “大北京”都市圈高新技术产业布局研究 103
一、高新技术产业布局特点 104
二、“大北京”都市圈高新技术产业布局的特点与问题 106
三、 “大北京”都市圈高新技术产业布局优化的思路 110
四、政策建议 114
第六章 北京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三种模式 117
一、集群发展的模式划分 117
二、内生型集群 119
三、外生型集群 121
四、规划的集群:以移动通讯设备集群为例 124
第七章 内生式产业集群实证研究 128
一、国内产业集群的分类研究回顾 128
二、北京旅游产业集群的内生式演进 130
三、关于北京内生式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讨论 133
第八章 外生式产业集群实证研究 136
一、北京汽车产业集群 136
二、北京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142
三、北京光机电一体化产业集群 149
四、北京生物工程与新医药产业集群 156
第九章 规划型——北京产业集群与工业园区间关系 162
一、北京市工业园区的分布 162
二、北京依托开发区形成众多制造业优势产业集群 169
三、工业园区与产业集群之间互动关系 171
第十章 中关村科技园区高技术产业价值链的发展策略探讨 177
一、背景与方法 177
二、发展现状 178
三、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181
四、发展策略 185
第十一章 北京产业集群发展研究启示 188
一、都市连绵区是产业集群分层性的空间表现 188
二、工业园区是促进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有效载体 189
三、网络关系是产业集群中的组织优势 190
四、内外生集群发展模式最终走向 191
五、界定产业集群地理边界所引发的政策思考 192
六、产业间关系所带来的集群政策和产业政策 193
七、产业集群不同组织模式下的制度安排 193
八、产业集群对科技创新的需求 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