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先秦儒家诚信思想研究
  • 作 者:王公山著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532544915
  • 标注页数:232 页
  • PDF页数:247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9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47 ≥232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前言 1

第一章 《诗》、《书》、《礼》诚信思想研究 1

第一节 《尚书》诚信思想研究 2

一、《尚书》诚信思想内容 2

二、《尚书》诚信思想特色 12

第二节 《诗经》诚信思想研究 17

一、《诗经》诚信思想内容 17

二、《诗经》诚信思想特色 23

第三节 《礼》经诚信思想研究 25

一、《礼》经诚信思想内容 28

二、《礼》经诚信思想特色 35

第二章 《论语》诚信思想研究 41

第一节 《论语》诚信思想的历史成因 41

第二节 《论语》诚信思想内容 43

一、修身以诚——追求理想的宗教式私德 44

二、官府诚信——根植现实的社会性公德 58

三、民族生存——《论语》处于萌芽状态的诚信思想原则 67

四、“知之为知之”的学术诚信思想 74

一、诚信思想体系有待完善 80

第三节 《论语》诚信思想特色 80

二、诚信原则仍处于萌芽状态之中 81

三、诚信思想的主要载体是“信”、“忠”、“忠信” 81

四、表现出“信”的双重属性:宗教性私德与社会性公德 82

第四节 《论语》诚信思想的历史定位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83

一、对我国伦理和政治的影响 83

二、对我国诚信思想发展的影响 84

第三章 《学》、《庸》诚信思想研究 86

第一节 《大学》诚信思想研究 86

一、《大学》诚信思想的历史成因 87

二、《大学》诚信思想具体内容 89

三、《大学》诚信思想特色 98

四、《大学》诚信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104

第二节 《中庸》诚信思想研究 106

一、《中庸》成书年代述略 107

二、《中庸》诚信思想内容 109

三、《中庸》诚信思想特色 118

四、《中庸》诚信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124

第一节 孟子生平简述及《孟子》诚信思想的历史成因 128

第四章 《孟子》诚信思想研究 128

第二节 《孟子》诚信思想内容 131

一、确立了“信”德的地位 132

二、确立了“惟义所在”的诚信思想原则 143

三、《孟子》人才观中的诚信思想 154

四、《孟子》的诚信教育思想 157

五、论述了“信”与“善”、“美”、“大”之间的关系 160

第三节 《孟子》诚信思想特色 165

二、诚信价值尺度的正式确立 166

一、建立在“性善”理论基础之上的诚信思想 166

三、对“人道思诚”的探讨 167

四、诚信载体变化 167

第四节 《孟子》诚信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168

一、《孟子》“信”归“五伦”,奠定了诚信在传统伦理道德中的地位 168

二、《孟子》诚信规则的提出,为后世遵守诚信提供了指导性原则 170

第五章 《荀子》诚信思想研究 172

第一节 《荀子》诚信思想的历史成因 173

一、战国后期独特诚信观的启示 173

三、先秦学术思想积累 176

二、荀子个人经历的启示 176

第二节 《荀子》诚信思想的内容 177

一、嫉妒与诚信的关系 178

二、“智”与诚信的关系 183

三、“礼”与诚信的关系 184

四、政治诚信论 188

五、教育诚信论 196

六、军事诚信观 202

七、交游诚信观 205

一、建立在“性恶善伪”理论基础上的诚信思想 206

第三节 《荀子》诚信思想特色 206

二、通过训诂的方式来表达诚信理念 207

三、通过分层剖析法来阐释诚信概念 210

四、诚信载体趋向多元化与载体“诚信”的出现 211

五、独特的“诚信论” 212

第四节 《荀子》诚信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214

一、《荀子》政治诚信观对后世的影响 215

二、《荀子》军事诚信观对后世的影响 217

结束语 219

参考文献 225

购买PDF格式(9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