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湖南省中医学院,湖北医学科学分院第一中医研究所编
- 出 版 社: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60
- ISBN:T14106·56
- 注意:在使用云解压之前,请认真核对实际PDF页数与内容!
在线云解压
价格(点数)
购买连接
说明
转为PDF格式
6
(在线云解压服务)
云解压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云解压默认都是转为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云解压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云解压均转换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云解压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一、针灸的起源及其发展 1
二、经络概述 3
(一)经络的作用 3
(二)经脉的命名 5
(三)经脉的相互关系 6
(四)经穴的主治性质 8
(五)腧穴的取法 9
三、十四经经穴 11
(一)手太阴肺经 11
(二)手阳明大肠经 13
(三)足阳明胃经 15
(四)足太阴脾经 17
(五)手少阴心经 19
(六)手太阳小肠经 21
(七)足太阳膀胱经 23
(八)足少阴肾经 26
(九)手厥阴心包络经 28
(十)手少阳三焦经 30
(十一)足少阳胆经 31
(十二)足厥阴肝经 34
(十三)任脉 36
(十四)督脉 38
3.针前的准备事项 40
2.针法的练习 40
(一)针法 40
1.针和针的种类及其应用 40
四、针灸法 40
4.进针方法 42
5.针刺的方向及浅深 43
6.现代行针基本操作法 44
7.古代常用的补泻操作法 45
8.退针法 46
9.晕针与折针的处理 47
10.禁针 47
2.施灸的操作法 48
1.灸的种类及灸治应用物质的制法 48
(二)灸法 48
3.施灸时应注意的事项 49
(三)针灸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50
五、配穴和证治 51
(一)配穴的基本法则 51
(二)各科证治举例 53
1.杂病 53
2.五官科病 55
3.诸痛病 56
4.妇科病 57
5.儿科病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