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黄永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811094436
- 标注页数:461 页
- PDF页数:480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480 ≥461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绪论 1
一、如何确定证明责任理论的研究范围 3
二、研究的基本方法 11
第一章 证明、证明对象和证明主体 21
一、诉讼证明的重新定位 22
二、证明对象 36
三、证明主体 51
第二章 证明责任 72
一、两种不同的证明责任概念体系 74
二、科学的证明责任概念的要素 93
第三章 证明标准 105
一、证明标准概述 105
二、证明标准的特征 115
三、证明标准的功能 119
四、体系性的证明标准 121
第四章 证明责任分配的主要学说 128
一、大陆法系的证明责任分配理论 128
二、英美法系的证明责任分配理论 149
三、科学的证明责任分配理论的建立 163
第五章 我国的证明责任分配理论与实践 176
一、我国证明责任分配制度 176
二、可知论指导下的证明责任分配理论 184
三、证明责任规则的程序法性质 198
四、建立新的证明责任分配制度的要求 213
第六章 证明责任分配的基本原理 218
一、影响证明责任分配的因素 220
二、“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 239
三、无罪推定原则在刑事证明责任分配中的特殊地位 258
四、证明责任分配的例外规则 273
一、推定概述 286
第七章 推定和证明责任 286
二、推定的分类及其对证明责任分配的影响 295
三、对推定的限制 319
四、我国刑事诉讼中的推定 326
第八章 控方的证明责任 336
一、控方的证明责任 337
二、构成要件的确定原则 341
三、证明标准 358
第九章 被告人的证明责任 363
一、被告人承担证明责任的性质和类型 363
二、积极辩护的证明责任 370
三、由控方倒置给被告人的证明责任 393
四、证明标准 401
一、裁判与证明评价 404
第十章 法官在证明中的作用 404
二、法官在诉讼证明中的职权作用 412
三、我国法官在诉讼中的角色 418
第十一章 程序性裁判中的证明责任 428
一、程序性裁判中证明责任制度的特殊性 428
二、程序性裁判中的证明责任分配 434
三、程序性裁判的证明标准 439
第十二章 一种新的证明责任分配理论的构建 444
一、法官消极中立、控辩双方平等对抗的三方构造是建立证明责任分配制度的基础 444
二、对西方国家的证明责任理论格局的一些新看法 446
三、建立了形式分配规则为主、实质分配规则为辅的证明责任分配原则体系 447
四、借鉴刑法研究中的犯罪构成理论,分析刑事证明责任的若干问题 449
参考文献 451
后记 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