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20世纪中国文学与民间文化
  • 作 者:王光东等著
  • 出 版 社: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730905296X
  • 标注页数:287 页
  • PDF页数:296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0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96 ≥287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引论 民间审美的多样化表达 1

第一章 “五四”时期:民间与新文学的生成——以《歌谣》周刊为例 9

第一节 《歌谣》概观 9

第二节 “歌谣”作为新文学的资源 28

第三节 “歌谣”与早期新文学理论的建立 50

第四节 “歌谣”与刘半农的文学活动 65

第二章 1927—1937:大众化与民间 81

第一节 左翼话语:大众与民间的相互指涉 81

第二节 《边城》:民间理想的忧伤 95

第三节 艾芜的民间世界建构历程 105

第三章 1937—1949:亲近与疏离民间的审美悖反 123

第一节 民间形式、民间立场及政治意识形态 123

第二节 原乡迷失与自我救赎 140

第三节 赵树理的民间立场及其价值转换 150

第四章 1949—1966:政治文本,民间表述 163

第一节 “伦理—政治”的民间化表述 163

第二节 政治通俗演义与十七年小说的民间传统 177

第三节 1957,作家海默的民间世界 192

第五章 新时期:民间大地的苏醒 203

第一节 守望大地:寻根、反思和批判 203

第二节 汪曾祺的民间立场、民间审美理想及其文学史意义 226

第六章 1990年代:民间意义的敞开及民间话语的生成——以余华为个案 240

附录 1990年代以来关于民间问题的主要研究论文(索引) 270

后记 287

购买PDF格式(10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