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马红军著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532741281
- 标注页数:327 页
- PDF页数:341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41 ≥327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引言 1
第一章 走近许渊冲 13
第一节 文学翻译六十年 15
1.1.1 早期实践 17
1.1.2 中期古诗外译 19
1.1.3 成熟期经典重译 23
第二节 译论发展脉络 28
1.2.1 艺术创作论 29
1.2.2 优势竞赛论 38
第三节 翻译思想渊源 43
1.3.1 我国传统文艺学派译论 44
1.3.2 方翻译竞赛说 53
第四节 性格分析 56
1.4.1 张扬自我 56
1.4.2 弱势心理 59
1.4.3 追求超越 63
第二章 三次论战 71
第一节 韵体译诗的利弊 73
2.1.1 因韵害义 74
2.1.2 中诗英译策略 79
第二节 归化异化的导向 89
2.2.1 回顾与反思 90
2.2.2 《红与黑》英译本西方读者反馈 96
2.2.3 翻译策略的动态调整 100
第三节 “优势竞赛”的悖论 103
2.3.1 形似与神似 105
2.3.2 竞赛的内涵 108
第三章 从译者到读者 119
第一节 诗歌翻译的主要流派 122
3.1.1 格律诗体派 124
3.1.2 自由诗体派 127
3.1.3 仿译派 131
第二节 理想的译者类型 135
3.2.1 母语为出发语 136
3.2.2 母语为译入语 137
3.2.3 合作翻译 138
3.2.4 诗人译诗 140
第三节 “三之论”与读者反应 142
3.3.1 许译的读者 143
3.3.2 读者类别 149
3.3.3 读者错位 152
第四章 英语读者问卷调查 161
第一节 问卷设计安排 164
第二节 调查结果与分析 167
4.2.1 综合调查 167
4.2.2 专项调查 177
第三节 总体评价 206
第四节 中诗外译的理想模式 211
第五章 从文学翻译到翻译文学 227
第一节 实践的成就与误区 229
第二节 理论的突破与局限 235
结语 246
附录一 问卷调查表 250
发放样本 250
回收样本一 262
回收样本二 271
回收样本三 280
中诗原文 289
附录二 许渊冲著译书目及文章 291
附录三 对“hoar-frost”认知度的调查 298
参考文献 302
后记 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