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英)彼得·绍拉帕耶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7112087813
- 标注页数:272 页
- PDF页数:284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84 ≥272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上篇 数字技术 3
第一章 引言 3
前言 6
1.1 建筑设计实践中的数字再现 6
序言 8
致谢 10
1.2 数字化表现 10
1.3 数字化整合 17
1.4 建筑施工过程的计算机建模 20
1.5 数字化组织 24
1.6 CAD与制造过程的整合 29
1.7 数字化设计的案例研究:鱼飞(The Shoal Fly) 30
第二章 复杂形式的简单视觉表达 35
2.1 所视即所得 35
2.2 优先于数字模型的手绘草图 37
2.3 设计师感知的视觉支持 41
2.4 实物模型的作用 42
第三章 纯粹的形式:固化数学 47
3.1 分形几何 48
3.2 对数螺旋线 49
3.3 哈伯纳的斯塔姆黑姆教堂 50
3.4 动态对称 52
3.5 环境制约的形式 56
第四章 参数化形式:关于某个主题的变量 59
4.1 大英博物馆的大中庭屋顶设计 60
4.2 拓扑优化的形式 62
4.3 基于参数几何学的形态最优化 64
4.4 结构材料 71
4.5 设计约束 74
4.6 细部大样 78
4.7 物理节点 80
4.8 自动化制造 82
4.9 计算施工过程 83
4.10 压力、张力和张量 84
4.11 超空间和超表面 85
第五章 视觉的表达:建筑变脸 87
5.1 格拉茨的美术馆建模 91
5.2 在三维状态中设计 100
5.3 媒体墙 103
5.4 互动式表皮 106
5.5 拓扑性关联 108
5.6 佩雷拉的超表面 109
下篇 数字实践 113
第六章 精心打造的视效:老主顾对于品质的要求 113
6.1 关于建设的反思 118
6.2 设计的阶段划分 120
6.3 可行性 122
6.3.1 21号信息实验室的可行性研究 122
6.3.2 可行性分析草图 123
6.3.3 关键性联系 124
6.3.4 可行性研究阶段的概念设计 128
6.3.5 计划与阶段性进展 129
6.4 招投标 130
6.4.1 评价管理 130
6.4.2 设计团队管理 131
6.4.3 CAD体块组合模型 132
6.4.4 场地分析 134
6.4.5 视线分析 135
6.4.6 流线分析 136
6.5.1 简况汇报的过程 138
6.5 简况汇报 138
6.5.2 管理评价 139
6.6 概念设计 140
6.6.1 早期的概念设计 140
6.6.2 概念设计的检测 141
6.6.3 项目概要的发展 144
6.6.4 环境分析 146
6.6.5 CAD启动的体块模型研究 148
6.6.6 CAD演示模型 150
6.6.7 概略性的体块组合 151
6.7 方案设计 152
6.7.1 结构分析 152
6.7.2 环境设施 153
6.7.3 外观表达 154
6.8 小结 157
第七章 梦幻般的整合:令人愉悦的一幕 159
7.1 伊登项目中数字化演示的关键性问题 160
7.2 场地 162
7.3 场地处理 164
7.4 测地几何学 166
7.5 建筑定位 168
7.6 结构形式 172
7.7 6-3-6型结构形式 174
7.8 结构分析 179
7.9 表皮设计 182
7.10 表皮系统 184
7.11 环境荷载 186
7.12 球体环境的热能特性 190
7.13 景观与结构 192
7.14 未来的使用与维护 195
7.15 球体形态所带来的建筑品性 197
7.16 CAD/CAM技术 198
7.17 实现项目扶持的过程 199
7.18 网格球顶 200
7.19 展开的测地球面 201
7.20 张力一体化 202
7.21 小结 205
第八章 华丽丰盛的幻象:抛出的帆角索 207
8.1 草图的重要性 211
8.2 草图的发掘 212
8.3 MIT的雷和玛丽亚·斯塔特中心 215
8.4 计算机科学实验室 216
8.5 人工智能实验室 217
8.6 信息和决策系统实验室 218
8.7 语言学和哲学系 219
8.8 实物模型的作用 220
8.9 评价工程 224
8.10 高斯分析法 225
8.11 建筑规划 232
8.12 同吉姆·格里菲斯的对话 234
8.13 CAD环境下富有创造性的表达 240
8.14 人机互动 242
8.15 数字化的草图绘制 243
8.16 从草图到模型 246
8.17 可延展的曲面 248
8.18 NURBS的曲面建模、虚拟曲面与准线 250
8.19 快速的原型化 254
8.20 小结 255
第九章 结语 257
参考文献 266
译后记 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