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当前位置:舌诊研究与临床应用pdf电子书下载 > 医药卫生
舌诊研究与临床应用
  • 作 者:戴豪良主编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53238652X
  • 标注页数:304 页
  • PDF页数:317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1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17 ≥304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概说 1

第一节 传统舌诊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1

第二节 舌诊的临床意义 22

第三节 舌诊的诊察方法 24

一、舌的诊察 24

二、苔的诊察 29

三、舌下络脉的诊察 32

第四节 舌诊的国外研究概况 33

一、舌诊研究方法的演变 34

二、舌象变化的机制研究 36

第五节 舌诊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学 51

第二章 舌诊基础的研究 65

第一节 正常舌组织的解剖和组织观 65

一、舌黏膜 73

二、舌的肌肉 81

三、舌的神经 82

四、舌的血管 83

第二节 正常人舌象的临床分布规律 84

第三节 正常舌象形成机制的分析 90

一、正常舌苔——薄白舌苔的形成机制 91

二、正常舌质——淡红舌的形成机制 93

第四节 舌下络脉诊法 94

第三章 病理舌象的临床意义及形成机制分析 111

第一节 黄苔 111

一、舌象表现 111

二、临床意义 111

三、现代临床研究 112

四、形成机制及影响因素 115

第二节 黑苔 118

一、舌象表现 118

二、临床意义 118

三、形成机制分析 120

第三节 腻苔和厚苔 121

一、腻苔的舌象表现及临床意义 121

二、腻苔形成机制分析 121

三、厚苔及其形成机制分析 128

第四节 剥苔 129

一、舌象表现 129

二、临床意义 129

三、临床调查及分析 130

四、形成机制分析 134

二、临床意义 138

第五节 淡白舌 138

一、舌象表现 138

三、临床调查和分析 139

四、形成机制分析 141

第六节 青紫舌 143

一、舌象表现 143

二、临床意义 144

三、血液流变学研究 145

四、微循环研究 150

五、舌上瘀斑、瘀点的舌尖微循环及形态学研究 152

一、舌象表现 155

第七节 红绛舌 155

二、临床意义 156

三、形成机制分析 158

第四章 舌诊的临床应用 163

第一节 望舌与体质的判别 163

一、望舌有助于体质类型的判别 163

二、体质类型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 169

第二节 望舌辨证 170

一、望舌辨证的依据 171

二、望舌辨证的临床应用 173

一、慢性胃炎 183

第三节 望舌诊病 183

二、消化性溃疡 187

三、肝脏疾病 189

四、肺与支气管疾病 195

五、高血压病及心血管疾病 201

六、肾脏疾病 206

七、神经系统疾病 210

八、白血病、再障等血液系统疾病 215

九、糖尿病 219

十、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221

十一、急腹症 222

十二、周围血管病 227

十三、烧伤 228

十四、传染性疾病 230

十五、妇科疾病 243

十六、儿科疾病 252

十七、皮肤疾病 265

十八、肿瘤 269

第四节 辨舌用药 296

附录 典型生理和病理舌苔彩图 301

购买PDF格式(11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