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黄克剑著
- 出 版 社:北京:线装书局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801066065
- 标注页数:445 页
- PDF页数:456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456 ≥445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讲 绪论:中国的“轴心时代” 1
一种生命化的研究方法 1
人类文化史上的“轴心时代” 5
卜“命”与致“道” 13
先秦诸子学说在怎样的人文分际上 22
第二讲 老子 40
老子其人与《老子》其书 40
“道法自然” 44
“有无相生” 48
“上德不德” 53
“复归于朴” 57
第三讲 孔子 66
孔子的生命情调 66
“仁”——“吾道一以贯之” 70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75
“女(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80
“政者,正也” 86
“有教无类” 90
第四讲 墨子 100
墨子与《墨子》 100
“兼相爱,交相利” 104
“尚贤”与“尚同” 109
“尊天”与“事鬼” 114
儒墨之辨 119
第五讲 庄子 130
庄子其人和《庄子》其书 130
“大道不称”而“寓诸庸” 134
“明白入素,无为复朴,体性抱神” 139
“吾丧我”,以“相忘乎道术” 145
“无所待”,“以游逍遥之虚” 150
第六讲 孟子 160
儒学的主脉与孟子 160
性善论与“四端”说 165
“义”、“利”之辨与“良贵”说 171
“王”、“霸”之辨与“仁政”说 176
“小”、“大”之辨与“存心”、“养性”的修养论 182
第七讲 荀子 192
荀子其人与儒门中的荀学 192
“天人之分”与“制天命而用之” 198
“性伪之分”与“化性起伪” 205
“明分使群”与“隆礼”、“重法” 212
“化性”、“解蔽”而“终乎为圣人” 219
第八讲 名家 232
“辨说”与名家 232
惠施的“合同异”之辩 238
公孙龙的“离坚白”之辩 247
几点评说 255
第九讲 法家 262
“法”意识的不同人文内涵 262
李悝、吴起和商鞅 267
慎到与申不害 274
韩非 281
第十讲 阴阳家 295
从“数术”到“阴阳之术” 295
“阴阳”与“五行” 299
“五行相生”与“月令” 306
“五行相胜”与邹衍的学说 312
附录 325
“先秦诸子”绪论讲授提纲 325
老子学说讲授提纲 335
孔子学说讲授提纲 351
墨子学说讲授提纲 363
庄子学说讲授提纲 373
孟子学说讲授提纲 385
荀子学说讲授提纲 399
名家学说讲授提纲 415
法家学说讲授提纲 427
阴阳家学说讲授提纲 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