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民事推定及其适用机制研究
  • 作 者:赵信会著
  • 出 版 社:北京:法律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503665424
  • 标注页数:245 页
  • PDF页数:276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9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76 ≥245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推定概说 1

一、推定在事实认定中的地位 2

(一)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 2

(二)推定对事实认定的作用 7

二、事实认定的构造与推定 12

(一)诉讼构造及其分类 12

(二)诉讼构造与推定的相互关系 18

三、推定的基本含义 23

(一)推定的一般含义 23

(二)法律专业上推定的含义——观点与争鸣 25

四、推定的分类 30

(一)国外学者以及我国台湾地区学者的观点 30

(二)推定分类应注意的问题 32

五、推定的基础 36

(一)经验 38

(二)政策 41

六、民事推定的功能 44

(一)民事推定功能的一般分析 44

(二)当事人在民事推定适用时的攻击方法 51

一、英美法系国家和地区的民事推定的功能 56

(一)关于推定功能的学说 56

第二章 英美法系国家的民事推定及其适用机制 56

(二)关于推定功能的立法 66

二、英美法系国家和地区的民事推定适用机制 70

(一)关于推定适用机制的经典判例 70

(二)关于推定适用机制的学说 74

三、英美法系国家和地区民事推定及其适用机制的分析 77

(一)英美法系国家和地区民事推定及其适用机制的基本特点 77

(二)英美法系国家和地区民事推定及其适用机制的背景 80

(三)对英美法系国家和地区民事推定制度及其适用机制的评价 88

(一)法律上的事实推定 91

一、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民事推定的分类及其功能 91

第三章 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的民事推定制度及其适用机制 91

(二)事实推定 93

二、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民事诉讼中的推定适用机制 96

(一)事实推定的适用方法 97

(二)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民事诉讼事实推定适用机制的共同特征 110

(三)与英美法系国家和地区民事推定适用机制的对比分析 118

第四章 中国历史上的推定及其适用 129

一、中国历史上推定适用机制的特点 130

(一)中国历史上的推定制度及其适用机制与证明责任没有关联 130

(二)中国历史上的推定适用总和获取当事人的供述相联系 135

(三)中国历史上的推定以一定的经验法则为基础 137

(四)推定和经验法则的适用主要由地方官自己掌握 143

(五)中国历史上判决书的写作 148

二、中国历史上推定机制的背景分析 151

(一)传统的法定证据制度 151

(二)非对抗——判定的诉讼结构 154

(三)刑讯逼供的证据收集方法 157

(四)制定法的立法模式 159

(五)审判权监督机制 160

三、中国古代推定适用机制的评价 163

(一)中国古代存在事实推定的司法实践 163

(二)中国古代有保证推定客观适用的制度 166

(三)中国古代适用事实推定的激励机制 167

第五章 中国民事推定的立法现状和司法现状 169

一、中国民事推定立法现状及分析 169

(一)中国民事推定制度的立法现状 169

(二)中国民事推定制度的立法缺陷 178

二、中国民事推定制度的司法现状 184

(一)在法律推定的种类以及法律推定效果上的理解与适用不统一 185

(二)关于民事事实推定的司法适用 188

(三)民事判决理由论证制度的司法运作 190

三、中国民事推定制度及其适用机制的原因探析 193

(一)追求客观真实的诉讼理念 194

(二)立法关于法律推定的规定粗疏 195

(三)证明责任方面的研究严重滞后 196

(四)错案追究制 197

(五)影响法院判决理由论证的因素 199

第六章 民事推定制度及其适用机制的完善 205

一、完善关于民事推定的立法 205

(一)通过民事实体法完善法律推定的内容 207

(二)通过民事诉讼法完善事实推定的规范 208

二、取消错案追究制 209

(一)错案追究制的理论困惑 209

(二)德国纪律法院及其启示 211

(一)关于判例制度的争议 215

三、建立经验法则方面的判例 215

(二)建立关于经验法则的判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19

(三)关于经验法则方面的判例制度之具体运作 224

四、完善判决理由的论证制度 227

(一)判决理由论证的必要性 227

(二)判决理由论证的内容和程度 227

(三)建立判决理由论证的激励机制 229

结语 234

主要参考文献 235

后记 245

购买PDF格式(9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