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水资源与水文分析计算
  • 作 者:崔振才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50842431X
  • 标注页数:196 页
  • PDF页数:208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8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08 ≥196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水资源的含义、分类及特点 1

第二节 我国水资源概况 3

第三节 我国的洪涝与干旱 6

第四节 面向可持续发展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问题及对策 8

第五节 水资源估算与评价的任务与内容 10

第六节 水文分析计算的任务与内容 11

习题与思考题 12

第二节 水资源区划的原则与指标 13

第一节 概述 13

第二章 水资源区划 13

第三节 水资源区划的方法 14

习题与思考题 21

第三章 地表水资源估算与评价 22

第一节 降水量评价 22

第二节 蒸发量评价 32

第三节 地表水资源评价 34

习题与思考题 44

第一节 概述 47

第二节 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计算 47

第四章 地下水资源计算与评价 47

第三节 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计算 52

习题与思考题 54

第五章 水资源总量计算 55

第一节 概述 55

第二节 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的计算 55

第三节 不同代表年水资源总量计算 59

第四节 地下水开采条件下的水资源总量计算 59

习题与思考题 60

第一节 概述 61

第六章 “三水”转化 61

第二节 新安江模型 63

第三节 水资源数学模型的应用 72

习题与思考题 83

第七章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供需平衡分析 84

第一节 供水现状调查分析 84

第二节 需(用)水现状调查分析 85

第三节 现状供需(用)水平衡分析 86

习题与思考题 87

第八章 水资源综合评价 88

第一节 概述 88

第二节 评价区水资源条件综合分析 89

第三节 区域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协调程度分析 92

习题与思考题 100

第九章 设计年径流计算 101

第一节 概述 101

第二节 有长期实测径流资料时设计年径流计算 102

第三节 有短期实测径流资料时设计年径流计算 107

第四节 缺乏实测径流资料时设计年径流计算 112

习题与思考题 115

第二节 枯水径流分析 117

第一节 概述 117

第十章 枯水径流和干旱分析 117

第三节 旱情分析和干旱调查 119

习题与思考题 123

第十一章 由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 124

第一节 概述 124

第二节 洪水资料的分析处理 129

第三节 历史特大洪水的调查和考证 132

第四节 历史特大洪水加入系列后峰量频率计算 135

第五节 设计成果的合理性分析 141

第六节 安全保证值问题 142

第七节 设计洪水过程线 144

第八节 设计洪水的地区组成 147

第九节 入库设计洪水概述 149

第十节 分期设计洪水概述 150

习题与思考题 150

第十二章 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 153

第一节 概述 153

第二节 暴雨量的统计分析 153

第三节 暴雨的时面深关系 156

第四节 设计暴雨计算 164

第五节 设计净雨计算 169

第六节 设计洪水计算 171

习题与思考题 173

第十三章 小流域设计洪水分析计算 174

第一节 概述 174

第二节 地区经验公式 174

第三节 暴雨强度公式 175

第四节 推理公式 177

第五节 瞬时单位线的地区综合分析法 181

习题与思考题 185

附表 186

参考文献 196

购买PDF格式(8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