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中国农地产权制度效率研究
  • 作 者:张光宏著
  • 出 版 社: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535237576
  • 标注页数:208 页
  • PDF页数:221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9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21 ≥208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英文摘要 1

概论 1

一、研究的目的、意义 1

中文摘要 1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 3

三、全文结构与主要创新点 30

第一章 基本理论 34

第一节 分析起点:基本假设及其若干推论 34

一、基本假设 34

二、推论 42

一、交易的概念 47

第二节 交易 47

二、交易效用与交易成本 50

三、交易的效率 53

四、交易的分类 57

第三节 制度 59

一、制度的涵义与本质 59

二、制度的功能与效率 62

第二章 产权制度效率分析:一般理论 64

第一节 基本概念 64

一、产权与产权制度 64

二、产权制度的基本功能 66

三、人类理性对制度功能的影响 73

四、产权制度的效率 77

第二节 产权的基本属性及其与产权制度的效率的关系 79

一、收益性 79

二、排他性 80

三、有限性 82

四、可分解性(分割性) 83

五、可交易性 84

第三节 产权制度起源及其效率分析 85

一、原始公有产权制度 85

二、私有产权制度 86

一、形成期 93

第四节 产权制度效率变化规律 93

二、成长期 94

三、成熟期 94

四、衰退期 94

第三章 中国农地产权制度效率的历史分析 96

第一节 土地个体私有制效率分析 96

一、“耕者有其田”的实现与土地个体私有制的效率分析 96

二、互助组的效率分析 99

三、新式富农的效率分析 100

四、初级合作社的效率分析 102

二、人民公社的形成及特征 105

第二节 土地集体公有制的效率分析 105

一、高级合作社的特征 105

三、持续存在的效率分析 106

四、人民公社制度解体的效率分析 108

第三节 家庭联产承包制的效率分析 110

第四章 中国农地产权制度:基本矛盾及其外化的效率分析 115

第一节 基本矛盾 115

第二节 基本矛盾的外化:各行为主体的行为特征与效率分析 116

一、所有权主体特征及其在土地联产承包责任中的反映 116

二、使用权主体的特征及其反映 120

三、基层政府行为 123

一、土地税(地税) 126

第五章 中国农地产权制度:投入分配、土地投入与土地流转的效率分析 126

第一节 土地收益分配的效率分析 126

二、提留与摊派 128

第二节 土地投入的效率分析 130

一、农户的投入特征 131

二、集体的投入特征 133

三、国家的投入特征 134

第三节 土地收益分配与土地投入的综合效率分析 135

第四节 土地流转的效率分析 137

一、土地所有权流转 138

二、土地使用权流转 142

三、土地流转与规模经济 151

附录 独立成篇并公开发表的部分内容 154

第一节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与创新 154

一、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回顾与效率分析 154

二、现行农村土地制度的问题分析 157

三、关于中国农村地制度创新的政策建议 159

第二节 农地产权制度:基本矛盾下的博弈分析 163

一、基本矛盾 163

二、基本矛盾下的博弈分析:各行为主体的行为特征 164

三、结论性评述 171

第三节 农地产权制度效率:历史分析与启示 173

一、历史分析 174

二、启示 184

第四节 农地使用权流转的公平与效率问题 185

一、公平标准的流转——“均田制” 186

二、效率标准的流转 190

三、结论性评述 195

总结 197

一、理论结论 197

二、关于中国农地产权制度的政策建议 199

参考文献 202

购买PDF格式(9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