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中的解释学问题
  • 作 者:皮家胜著
  • 出 版 社: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216049233
  • 标注页数:260 页
  • PDF页数:277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0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77 ≥260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导言 1

一、运用解释学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必要性 1

二、引入解释学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可能性 10

三、需要加以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 17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何以可能 24

一、“人类共通感”与“人类精神的同质性” 24

二、人类交往共同体与普遍价值观 35

三、现代科学技术和经济全球化的双重作用 47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发展的内在要求 61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中的“理解间距”问题 79

一、理解的时间性与“时间间距” 79

二、理解的语言性及其语言间距 96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在“间距”的存在中实现其可能性 114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中的“解释学循环”问题 129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化中的自身意义循环 129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化中与解释者之间的生命循环 141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化中与中华民族世界经验的本体论循环 151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中的“视域交融”问题 164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解释者之间的视域融合 164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的视域融合 173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对它的各种阐释的多重融合 183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在“视域融合”中展开其可能性 192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中的“解释学应用”问题 208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其在应用中的理解 208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其在应用中的创新和发展 217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中国面向实践与未来的筹划 224

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各种流行口号的关系 236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回到马克思” 236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让马克思走入当代” 241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马克思仍然是我们的同时代人” 245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思想化” 248

主要参考文献 253

后记 259

购买PDF格式(10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