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颜嘉川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810828819
- 标注页数:171 页
- PDF页数:192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192 ≥171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导论 1
一、选题意义与本文结构框架 1
(一)选题意义 1
(二)本文结构与框架 3
二、文献综述 5
(一)关于通货膨胀理论的文献综述 5
(二)关于信用货币制度下中国通货膨胀史的研究成果 13
三、研究方法 14
四、历史分期 17
第一章 旧中国战争型超级恶性通货膨胀(1938—1949年) 20
一、旧中国恶性通货膨胀的总体概况 20
二、抗战时期的恶性通货膨胀 21
(一)抗战时期通货膨胀的演进过程 21
(二)抗战时期通货膨胀的成因分析 24
(三)抗战时期通货膨胀的社会经济效应 27
(四)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反通货膨胀措施 31
(一)1945—1949年物价变动总趋势 37
三、解放战争时期的通货膨胀 37
(二)解放战争时期通货膨胀的成因分析 38
(三)解放战争时期国民政府的反通货膨胀措施 41
第二章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通货膨胀(1949—1952年) 43
一、新中国诞生前后的通货膨胀及其成因 43
二、新生人民政权对通货膨胀的成功治理 46
(一)治理通货膨胀措施的制定 46
(二)人民政府治理通货膨胀的措施 47
三、抗美援朝战争时期的通货膨胀及其治理 53
四、人民政府成功治理恶性通货膨胀的历史启示 57
第三章 计划经济时期的抑制性通货膨胀(1953—1978年) 61
一、1953—1978年物价变动的总体趋势 61
二、“大跃进”时期通货膨胀的成因及其治理 63
(一)“大跃进”时期通货膨胀的成因 63
(二)对通货膨胀的治理 67
三、计划经济时期抑制性通货膨胀的表现形式与成因 72
(一)抑制性通货膨胀的表现形式 72
(二)抑制性通货膨胀的成因分析 75
第四章 改革开放时期的转轨型通货膨胀(1979—1996年) 82
一、1979—1996年物价变动的总体趋势 82
(一)1980年第一次通货膨胀 83
(二)1985年第二次通货膨胀 83
(三)1988年第三次通货膨胀 84
(四)1994年第四次通货膨胀 84
二、1980年通货膨胀 85
(一)1980年通货膨胀的形成原因 85
(二)政府对1980年通货膨胀的治理 86
三、1985年通货膨胀 88
(一)1985年通货膨胀的形成原因 88
(二)政府对1985年通货膨胀的治理 91
四、1988年通货膨胀 93
(一)1988年通货膨胀的形成原因 93
(二)1988年通货膨胀的特点 96
(三)政府对1988年通货膨胀的治理 98
五、1994年通货膨胀 102
(一)1994年通货膨胀的形成原因 103
(二)1994年通货膨胀的特点 108
(三)政府对1994年通货膨胀的成功治理与国民经济的“软着陆” 109
六、转轨型通货膨胀的经济社会效应 114
七、内生性——转轨型通货膨胀的根本特征 116
第五章 比较视野下的中国通货膨胀 124
一、中国通货膨胀的纵向历史比较 124
(一)金属本位制度下与信用货币制度下的中国通货膨胀比较 124
(二)旧中国通货膨胀与新中国通货膨胀的比较 133
(三)短缺经济下与过剩经济下的中国通货膨胀比较 136
二、信用货币制度下中国通货膨胀的横向国际比较 139
(一)战时通货膨胀的国际比较 139
(二)与前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通货膨胀的比较 141
(三)与美、英、德、日等西方发达国家通货膨胀的比较 148
(四)与东亚、南美发展中国家(地区)通货膨胀的比较 154
结语 161
参考文献 166
后记 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