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当前位置:法伦理学pdf电子书下载 > 政治法律
法伦理学
  • 作 者:石文龙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801825020
  • 标注页数:223 页
  • PDF页数:233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9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33 ≥223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导论 法治是一场“对人的塑造与培育”的事业 1

第一章 法伦理学概述 3

第一节 法伦理学的概念与性质 3

第二节 法伦理学的基本原则 9

第三节 法伦理学在当今社会的独特价值 13

第二章 法伦理学研究方法论 19

第一节 法伦理学研究的路径选择 19

第二节 法伦理学研究应避免的几个误区 21

第三章 法伦理学诞生的历史必然性 31

第一节 法伦理学诞生的基本条件 31

第二节 法伦理学的独特范畴 36

第三节 法伦理学是法学领域的重要学科之一 38

第四章 法伦理学视野中的“人” 45

第一节 现实法制对“人”研究的不足 45

第二节 我国部门法学对“人”的研究与突破 48

第三节 法学所急需解决的有关人的主要课题 49

第四节 法治对中国人的塑造与当代中国人的十大变化 51

第五节 关注法律人 57

第五章 法伦理学的人性内涵 65

第一节 什么是人性? 65

第二节 关于性善与性恶的基本观点 66

第三节 人性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 68

第四节 动物与环境保护法中的人性底蕴 70

第六章 善与恶的一般规律 75

第一节 善恶律的基本内容 75

第二节 善恶律在法治社会中的运用 79

第三节 “执法必严”与“以善制恶” 83

第七章 法律与道德关系论 89

第一节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在法伦理学中的地位 89

第二节 以往对法律与道德关系研究之不足 90

第三节 法律与道德关系在新时期的新内容 92

第四节 法律与道德关系的基本定律 95

第五节 法律与道德融合趋势与运用 96

第八章 法伦理学与法律之“真、善、美” 103

第一节 什么是法律之“真”? 103

第二节 什么是法律之“善”? 106

第三节 什么是法律之“美”? 110

第九章 法伦理学的价值取向——保护弱者 117

第一节 谁是弱者? 117

第二节 法伦理学上的“差别对待”与运用 119

第三节 “为人民服务”对政府而言也是一种法律要求 123

第十章 情与理的法伦理学之解 135

第一节 理与法的冲突与和谐 135

第二节 “法本无情”与“法亦有情” 138

第三节 “有理走遍天下”一说之不足 141

第十一章 法律职业人的伦理规则 145

第一节 我国法律职业道德建设概况 145

第二节 现有法律人职业道德建设之不足 149

第一节 法官不是官——法官的职业定位 157

第十二章 法官的职业伦理规范 157

第二节 法官与良知——法官的道德定位 159

第三节 判决书的基本伦理要求——判决要讲理 160

第四节 法官的接触原则与不单独接触原则 164

第十三章 律师职业伦理规范 171

第一节 做律师与做好人——律师的伦理困境 171

第二节 律师职业伦理的独特性 173

第一节 国际人权法与国际人道主义法在国际法中的地位 189

第十四章 国际法伦理学 189

第二节 全人类共同利益原则与国际法伦理学的基本原则 192

第三节 中国传统和平文化与当代国际法的发展 201

第十五章 21世纪的中国法律的终极之“善” 209

第一节 人民始终是现代法治的主体 209

第二节 培养成熟的公民 210

第三节 21世纪与我国政府行政职能之转变 212

第四节 法治乃人民之治——对中国法治的道路选择的再思考 219

后记 222

购买PDF格式(9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