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
  • 作 者:潘新超,张岑晟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810649493
  • 标注页数:236 页
  • PDF页数:247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9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47 ≥236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节 商品 1

一、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 1

第一章 商品和商品经济 1

二、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 5

三、商品的价值量 7

第二节 货币 9

一、货币的产生和本质 9

二、货币的基本职能 11

三、纸币 13

第三节 价值规律 15

一、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 15

二、价值规律的作用 17

一、从商品经济到市场经济 19

第二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9

第一节 市场经济及其基本特征 19

二、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24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其特点 28

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28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所有制基础 29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 37

第三章 企业 39

第一节 企业和现代企业制度 39

一、企业的地位和作用 39

二、企业的分类和基本形式 40

三、现代企业制度 44

一、企业的成本和利润 47

第二节 企业的经济效益 47

二、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和意义 49

三、企业的兼并、联合和破产 53

第四章 经济结构 56

第一节 经济结构调整与科学发展观 56

一、经济结构的涵义 56

二、经济结构的调整 57

三、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 61

第二节 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 63

一、三大产业 63

二、优化和调整产业结构 65

三、正确处理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三个关系” 70

一、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73

第三节 区域和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73

二、积极实施西部大开发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 75

三、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78

第五章 财政和金融 81

第一节 财政和税收 81

一、国民收入的分配 81

二、财政收入和支出 85

三、税收 90

第二节 银行和保险公司 94

一、我国的银行 94

二、我国的保险公司 99

第一节 个人收入的分配 106

一、个人收入的分配方式 106

第六章 个人收入的分配和消费 106

二、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政策 109

三、个人收入的支配 111

第二节 生活消费 115

一、生活消费的结构和水平 115

二、树立积极合理的消费观 119

第三节 社会保障 120

一、社会保障的特征和作用 120

二、建立和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 122

第七章 世界市场和我国的对外经济关系 127

第一节 当代世界市场 127

一、世界市场及其特点 127

二、世界性贸易和金融组织 133

第二节 我国的对外经济关系 135

一、对外开放是我国长期的基本国策 135

二、我国对外经济关系的基本形式 141

第八章 我国的国家制度 147

第一节 我国的国体 147

一、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147

二、我国的国家职能 152

第二节 我国的政体 157

一、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57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 159

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160

第三节 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 162

一、我国实行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 162

二、特别行政区制度 165

第九章 我国的政党制度 170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170

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170

二、加强党的建设,改善党的领导 175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82

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183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185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特点和优点 187

四、我国的政治团体 191

第十章 我国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 195

第一节 我国的民族和民族政策 195

一、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195

二、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政策 198

第二节 我国的宗教和宗教政策 204

一、宗教的本质和作用 204

二、我国的宗教状况和宗教政策 208

三、反对邪教和封建迷信活动 212

第十一章 国际社会和我国的外交政策 217

第一节 当代的国际社会 217

一、国际社会的主体构成 217

二、联合国 220

三、中国与联合国 224

第二节 我国的外交政策 225

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225

二、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29

三、中国和平崛起对世界的影响 234

购买PDF格式(9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