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当前位置:松江方言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 语言文字
松江方言研究
  • 作 者:许宝华,陶寰著
  • 出 版 社: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309116564
  • 标注页数:610 页
  • PDF页数:622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7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622 ≥610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导言 1

第一节 松江方言的著录和调查 1

第二节 松江方言的历史地理和人口概况 4

第三节 松江方言概况 6

一、苏沪嘉方言与其他太湖片吴语的差别 6

二、松江方言与苏嘉方言的差别 6

三、松江方言与上海其他小片方言的差别 8

四、松江境内方言的差别 9

五、松江镇方言的年龄差别 9

第四节 国际音标、声调符号和其他符号 11

一、辅音音标 11

二、元音音标 12

三、声调符号 13

四、其他符号 13

第二章 松江方言的特点 15

第一节 松江方言的语音特点 15

一、音系特点 15

二、文白异读 18

三、个别字的特殊读法 26

第二节 松江方言的词汇特点 29

一、人称代词 29

二、指示代词 30

三、有些常用的单音节谓词颇具特色 32

第三节 松江方言的语法特点 36

一、词缀 36

二、量词有定指用法 40

三、程度副词丰富 41

四、“给”字句 42

五、“把”字句 43

六、体貌助词 43

七、结构助词 46

八、语气词 47

第三章 松江方言语音分析 48

第一节 声母分析 48

第二节 韵母分析 50

第三节 声调分析 53

第四节 连读变调 54

一、两字组广用式连读变调 55

二、三字组广用式连读变调 56

三、两字组、三字组广用式连读变调举例 59

第五节 声韵调配合关系 84

一、从声调和声母的拼合关系归纳 85

二、从声母和韵母的拼合关系归纳 85

三、从韵母和声调的拼合关系归纳 86

四、本节总表 87

第六节 中派音系 111

一、声母 111

二、韵母 111

三、声调 112

第七节 新派音系 113

一、声母 113

二、韵母 113

三、声调 114

第四章 松江方言同音字汇 115

第一节 同音字汇 115

第二节 本字考 147

第五章 松江音和北京音的比较 166

第一节 声母的比较 166

一、松江[?]组声母和北京话声母的对应 166

二、松江[d]组声母和北京话声母的对应 167

三、松江[ts]组声母和北京话声母的对应 168

四、松江[c]组声母和北京话声母的对应 169

五、松江[k]组声母和北京话声母的对应 170

六、松江[?]声母和北京话声母的对应 170

七、声母比较说明 170

第二节 韵母的比较 171

一、松江[?、i、u、y]四韵和北京话韵母的对应 172

二、松江[a、ia、ua]三韵和北京话韵母的对应 173

三、松江[?、i?、u?]三韵和北京话韵母的对应 173

四、松江[e、ie、ue]三韵和北京话韵母的对应 174

五、松江[?、y?]二韵和北京话韵母的对应 174

六、松江[?、i?]二韵和北京话韵母的对应 175

七、松江[o、io]二韵和北京话韵母的对应 175

八、松江[?、i?、iu]三韵和北京话韵母的对应 175

九、松江[?、I?、u?]三韵和北京话韵母的对应 176

十、松江[?、i?、u?]三韵和北京话韵母的对应 176

十一、松江[?、i?、u?、y?]四韵和北京话韵母的对应 176

十二、松江[o?、io?]二韵和北京话韵母的对应 177

十三、松江[a?、ia?、ua?]三韵和北京话韵母的对应 177

十四、松江[?、i?、u?]三韵和北京话韵母的对应 178

十五、松江[?、y?]二韵和北京话韵母的对应 178

十六、松江[?、i?、u?]三韵和北京话韵母的对应 179

十七、松江[?、i?]二韵和北京话韵母的对应 179

十八、松江[?、i?、u?]三韵和北京话韵母的对应 180

十九、松江[o?、io?]二韵和北京话韵母的对应 180

二十、松江[?l、?、?、?]四韵和北京话韵母的对应 181

二十一、韵母比较的说明 181

第三节 声调的比较 183

一、松江方言和北京话声调的对应 184

二、声调对应例外字的北京话读音 184

三、声调比较的说明 185

第六章 松江音和中古音的比较 187

第一节 古今声母的比较 187

一、松江[?]组声母和中古帮系、见系 187

二、松江[d]组声母和中古端组、泥组 188

三、松江[ts]组声母和中古精组、知系 189

四、松江[c]组声母和中古见组、晓组、泥组、日母 191

五、松江[k]组声母、[?]声母和中古见系 191

六、古今声母的主要对应关系 193

七、古今声母比较的说明 194

第二节 古今韵母的比较 195

一、松江[?、i、u、y]韵母和中古果、遇、蟹、止、咸、山摄 195

二、松江[a、ia、ua]韵母和中古果、假、蟹摄 197

三、松江[?、i?、u?]韵母和中古蟹、咸、山摄 198

四、松江[e、ie、ue]韵母和中古假、蟹、止、咸、山摄 199

五、松江[?、y?]韵母和中古蟹、止、山摄 200

六、松江[?、i?]韵母和中古假、效摄 200

七、松江[o、io]韵母和中古果、假、遇、蟹摄 201

八、松江[iu、?、i?]韵母和中古果、流摄 202

九、松江[?、i?、u?]韵母和中古宕、梗摄 202

十、松江[?、i?、u?]韵母和中古宕、江、梗摄 203

十一、松江[?、i?、u?、y?]韵母和中古深、臻、曾、梗摄 203

十二、松江[or?、ior?]韵母和中古臻、曾、梗、通摄 204

十三、松江[a?、ia?、ua?]韵母和中古宕、江、梗摄 205

十四、松江[?、i?、u?]韵母和中古咸、山摄 206

十五、松江[?、y?]韵母和中古山、臻摄 207

十六、松江[?、i?、u?]韵母和中古宕、江、通摄 207

十七、松江[?、i?]韵母和中古臻、曾、梗摄 208

十八、松江[?、i?、u?]韵母和中古咸、山、深、臻、摄 208

十九、松江[o?、io?]韵母和中古曾、梗、通、摄 210

二十、松江[?l、?、?、?]韵母和中古遇、止、流摄 210

二十一、古今韵母比较表 211

二十二、古今韵母比较的说明 216

第三节 古今声调的比较 218

一、古今声调的演变 218

二、声调例外字的读音 218

三、古今声调比较的说明 222

第七章 松江方言标音举例 223

第一节 语法例句 223

第二节 民间故事 232

一、杨了公戒赌 232

二、石狮子眼睛红哉 237

第三节 民歌 240

一、唱山 240

二、骑马啷啷啷 241

三、啥鸟飞来节节高 242

四、白米饭好吃田难种 242

五、口唱山歌手插秧 243

六、隔河看见小妹妹 243

第四节 谜语 244

一、猜“汤圆” 244

二、猜“向日葵” 244

三、猜“蛋” 244

四、猜“八”字儿 245

第八章 松江方言分类词表 246

一、天文 248

二、地理 253

三、时令、时间 259

四、农事 268

五、植物 275

六、动物 285

七、房屋、器具 296

八、人品 319

九、亲属 340

十、身体 347

十一、疾病、医疗 357

十二、衣服、穿戴 370

十三、饮食 384

十四、红白大事 401

十五、风俗及迷信 409

十六、讼事 416

十七、日常生活 422

十八、交际 429

十九、商业 437

二十、文化教育 449

二十一、文娱活动 456

二十二、动作 464

二十三、位置 501

二十四、代词等 506

二十五、形容词 510

二十六、副词等 558

二十七、次动词等 568

二十八、量词 569

二十九、熟语 571

参考文献 606

后记 608

购买PDF格式(17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