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周国琪,邢玉瑞主编(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7030183770
- 标注页数:133 页
- PDF页数:145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145 ≥133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总论 3
第一节 《内经》的沿革 3
一、成书年代和作者 3
二、书名的含义 4
三、流传概况 4
第二节 《内经》成书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 5
一、开明的学术氛围 5
二、长期的医疗经验积累 5
四、古代哲学的影响和渗透 6
三、自然科学的发展 6
第三节 《内经》理论体系的学术特色 7
一、整体的医学模式 7
二、多学科的渗透与融合 8
三、丰富的临床经验与辨证的临床思维 8
四、独特的诊治技艺 8
第四节 学习《内经》的方法 9
一、熟悉《内经》文字特点,疏通文理 9
二、借助古今注本和专业辞典,理解医理 9
三、参阅名医医案,结合案例学习 9
四、课外阅读医案 10
三、思考题 10
四、勇于提出问题,围绕问题展开学习 10
第一单元 把握阴阳 13
一、经文选读 13
(一)阴阳者,天地之道也 13
各论 13
(二)阴阳清浊升降之理 14
(三)阳为气,阴为味 14
(四)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 16
(五)阴阳合五行 17
(六)辨证法阴阳 18
(八)从阴引阳,从阳引阴 19
(七)调阴阳以治身 19
(十)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20
(九)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20
二、单元小结 21
三、思考题 22
四、课外阅读医案 22
第二单元 五藏之象 23
一、经文选读 23
(一)藏象何如 23
(二)十二藏相使 24
(三)藏府藏泻满实 25
(四)脾为胃行其津液 26
(六)五脏内阅七窍 27
(五)脾不主时 27
二、单元小结 28
三、思考题 28
四、课外阅读医案 29
(一)营卫生会 30
一、经文选读 30
第三单元 血气精神 30
(二)气血津液 32
(三)决气 33
(四)本神 34
二、单元小结 36
三、思考题 36
四、课外阅读医案 36
第四单元 经脉病候 37
一、经文选读 37
(一)十二经脉是动病、所生病 37
(二)任脉、冲脉、督脉病候 44
三、思考题 45
四、课外阅读医案 45
二、单元小结 45
一、经文选读 46
第五单元 审察病机 46
(一)百病始生 46
(二)生病起于过用 48
(三)百病生于气 49
(四)天人失和 50
(五)阴阳虚实寒热 54
(六)病机十九条 54
(七)阴阳营卫之逆调 58
(八)五脏病气传变 59
二、单元小结 60
三、思考题 61
四、课外阅读医案 61
(一)热病 63
一、经文选读 63
第六单元 病之终始 63
(二)咳 67
(三)痛 68
(四)痹 71
(五)痿 73
(六)厥 75
(七)积 76
(八)水胀 77
(九)瘅 78
二、单元小结 79
三、思考题 79
四、课外阅读医案 80
第七单元 工巧神圣 81
一、经文选读 81
(一)脉要精微 81
(二)平人气象 86
(三)察五色 89
(五)五实五虚 89
(四)必察四难 89
二、单元小结 90
三、思考题 90
四、课外阅读医案 91
第八单元 治之大法 92
一、经文选读 92
(一)因势补泻 92
(二)异法方宜 93
(三)同病异治 94
(四)标本之要 94
(五)正治反治 96
(六)毒药治病 98
(七)治在神使 98
二、单元小结 99
第九单元 人之寿夭 101
一、经文选读 101
(一)上古养生之道 101
(二)四气调神 103
(三)天年 104
二、单元小结 105
三、思考题 105
四、课外阅读医案 105
主要参考书目 107
附篇 111
附1 近十年关于《内经》研究的综述(1996~2006年) 111
附2 注家与注本简介 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