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杨其明等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111197186
- 标注页数:213 页
- PDF页数:228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28 ≥213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1章 概论 1
1.1 油液监测技术及其内涵 1
1.1.1 油液监测技术 1
1.1.2 油液监测技术内涵 2
1.1.3 油液监测技术的具体内容 2
1.2 油液监测技术的发展历史 3
1.3 油液监测技术的应用特点 4
1.3.1 常规理化分析 4
1.3.2 原子光谱分析 5
1.3.3 红外光谱分析 6
1.3.4 铁谱分析 6
1.3.5 颗粒计数 6
1.3.6 各种油液监测技术特点比较 7
1.4 油液监测技术在设备诊断工程领域中的地位 8
1.4.1 油液监测技术在设备维修管理中的作用 9
1.4.2 油液监测技术与摩擦学故障的联系 9
1.4.3 油液监测技术与设备润滑管理 10
1.5 油液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11
第2章 摩擦学原理 15
2.1 摩擦、磨损与润滑 15
2.1.1 摩擦 15
2.1.2 磨损 17
2.1.3 润滑 19
2.2 磨损的分类及机理 21
2.2.1 粘着磨损 21
2.2.2 磨料磨损 23
2.2.3 表面疲劳磨损 24
2.2.4 腐蚀磨损 25
2.2.5 微动磨损 27
2.2.6 磨损形式的转化 29
2.3 磨损产物及特征 30
2.3.1 磨粒的形貌特征 31
2.3.2 磨粒的材质特征 33
2.3.3 污染杂质颗粒的特征 34
2.4 摩擦学系统构成和监测 36
2.4.1 摩擦学系统构成 37
2.4.2 摩擦学系统监测 38
第3章 油液理化性能分析技术 41
3.1 概述 41
3.2 油液物理性能指标的检测 42
3.2.1 粘度 42
3.2.2 粘度指数的概念和测试方法 44
3.2.3 水分 45
3.2.4 闪点 46
3.2.5 凝点和倾点 48
3.2.6 机械杂质 49
3.2.7 不溶物 49
3.2.8 斑点测试 50
3.2.9 抗乳化性 51
3.2.10 泡沫特性 53
3.2.11 抗磨性和极压性 54
3.3.1 总酸值 56
3.3 油液化学性能指标的检测 56
3.3.2 总碱值 57
3.3.3 防锈性 58
3.3.4 防腐性 59
3.3.5 氧化安定性 59
3.3.6 添加剂元素含量 60
3.4 基于油液理化性能分析的诊断方法 62
3.4.1 内燃机油的诊断方法 62
3.4.2 齿轮油的诊断方法 64
3.4.3 液压油的诊断方法 66
第4章 铁谱分析技术 69
4.1 概述 69
4.2 铁谱分析仪器及工作原理 71
4.2.1 铁谱仪中的磁场 71
4.2.2 分析式铁谱仪系统 75
4.2.3 直读式铁谱仪 79
4.2.4 其他种类的铁谱仪 81
4.3.1 油样的预处理与制备 84
4.3 铁谱技术中的定量与定性分析 84
4.3.2 定量分析 85
4.3.3 定性分析 91
4.4 基于铁谱技术的诊断方法 94
4.4.1 铁谱诊断方法的特点 94
4.4.2 磨粒分析诊断方法 95
4.5 磨粒图谱编制的原则与方法 98
4.5.1 磨粒图谱的基本内容 99
4.5.2 磨粒图谱的编制方法 99
5.1 概述 103
第5章 光谱分析技术 103
5.2 原子发射光谱技术 105
5.2.1 直读原子发射光谱仪及工作原理 106
5.2.2 等离子原子发射光谱仪 108
5.3 原子吸收光谱技术 110
5.3.1 原子吸收光谱仪及工作原理 110
5.3.2 原子吸收与原子发射光谱仪之比较 111
5.4.1 X射线荧光光谱仪及工作原理 113
5.4 X射线荧光光谱技术 113
5.4.2 各种原子光谱分析技术的特点 114
5.5 红外光谱技术 115
5.5.1 红外光谱仪及工作原理 116
5.5.2 红外吸收光谱图 117
5.5.3 油液红外光谱监测的表征参量 119
5.5.4 红外光谱油液分析的特点 125
5.6 光谱技术在设备诊断工程中的应用 126
5.6.1 监测设备磨损趋势 126
5.6.2 确定最佳磨合规范 128
5.6.3 确定合理换油期 129
5.6.4 摩擦学设计的应用 129
第6章 颗粒计数技术及其他方法 132
6.1 油液颗粒计数技术 132
6.1.1 自动颗粒计数器的结构与原理 132
6.1.2 颗粒计数技术标准 134
6.1.3 油液污染控制及净化方法 136
6.1.4 油液颗粒计数技术的发展趋势 139
6.2 磁塞检测法 141
6.2.1 磁塞的原理 142
6.2.2 磁塞的结构 142
6.2.3 磁塞的应用 142
6.3 在线油液监测方法 143
6.3.1 油液在线监测的必要性 143
6.3.2 油液在线监测技术的发展现状 144
6.3.3 油液在线监测技术的基本原理 145
6.3.4 各种油液在线监测方法的比较 151
第7章 油液监测中的信息技术 153
7.1 概述 153
7.2 油液监测数据库 155
7.2.1 油液监测的数据构成 156
7.2.2 油液监测数据库建立的原则 158
7.2.3 油液监测数据库的建立 159
7.2.4 油液监测知识数据库 162
7.3.1 C/S方式 164
7.3 油液监测计算机辅助系统 164
7.3.2 B/S方式 166
7.3.3 嵌入式方式 166
7.4 油液监测智能系统 167
7.4.1 油液监测的知识结构 168
7.4.2 油液监测智能系统设计 170
7.5 油液监测信息融合 175
7.5.1 系统的融合过程 176
7.5.2 油液监测分布组件对象 176
第8章 油液监测技术在设备诊断工程中的实际应用 178
8.1 轴承副、齿轮箱监测实例 178
8.2 柴油机监测实例 185
8.3 液压系统监测实例 195
8.4 油液性能监测实例 200
8.5 风机、压缩机等大型机械监测实例 206
附录 油液监测技术的有关标准 211
参考文献 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