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新文学现实主义的流变
  • 作 者:温儒敏著
  • 出 版 社: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7301114699
  • 标注页数:262 页
  • PDF页数:278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0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78 ≥262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文学史研究丛书》总序 1

再版自序 1

小引 1

第一章 第一个十年(1917—1927) 1

第一节 欧洲现实主义传入的历史条件 3

第二节 “进化论”目光下的“写实主义” 7

第三节 “人的文学”与“平民文学” 12

第四节 “为人生”思潮对俄国文学的借重 20

第五节 “问题小说热”给初期现实主义带来的利弊 27

第六节 “自然主义”的借用 35

第七节 现实主义者的初次困扰 39

第八节 从历时性看鲁迅对“五四”现实主义的影响 45

第九节 “乡土文学派”与“人生派”的创作 55

第十节 新的写实取向 71

第二章 第二个十年(1928—1937) 78

第一节 “政治化”趋势中的两股创作潮流 78

第二节 “革命文学”论争引发对现实主义的新思考 86

第三节 “新写实主义”的演变与得失 98

第四节 “唯物辩证法创作方法”的实际影响 108

第五节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传入 120

第六节 浪漫派、现代派向现实主义的归趋 131

第七节 注重社会剖析的创作风气 135

第八节 典型化的初步探索 141

第三章 第三个十年(1937—1949) 147

第一节 现实主义思潮的短暂停滞 148

第二节 关于“暴露与讽刺”的讨论 150

第三节 “民族形式”论争中两种现实主义理论体系的酝酿 155

第四节 “寻根”:《讲话》指引下的解放区现实主义文学新趋向 162

第五节 围绕“主观论”的论辩 173

第六节 现实主义的文体发展 187

第七节 追求史诗格调 192

第八节 对民族历史文化的反思 196

第九节 民族化探求的不同路向 199

第四章 总体勾勒:特色与得失 206

第一节 从浪漫主义与现代主义的历史命运看现实主义的主流地位 206

第二节 历史使命感 213

第三节 民族自省精神 218

第四节 写实性 222

第五节 偏向社会概括的典型化 226

第六节 对浪漫主义的兼容 233

第七节 “形式感”与独创意识 237

参考书目 242

附录 现实主义流变大事年表(1915—1949) 244

人名索引 257

购买PDF格式(10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