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三门峡水库修建后黄河下游河床演变
  • 作 者:潘贤娣,李勇,张晓华(等)著
  • 出 版 社: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807340339
  • 标注页数:458 页
  • PDF页数:473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4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473 ≥458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黄河三门峡水库运用及下游河道概况 1

第一节 三门峡水库概况和运用改建 1

第二节 黄河下游河道概况 6

第二章 黄河下游河道来水来沙特性 19

第一节 来水来沙基本特性 19

第二节 不同时期的水沙特性 26

第三节 水沙变化的主要原因 71

第三章 三门峡水库蓄清排浑调水调沙控制运用以前黄河下游河道河床演变 84

第一节 黄河下游河道的历史变迁及形成过程 84

第二节 天然情况下(1950年7月~1960年6月)黄河下游河道河床演变 95

第三节 三门峡水库蓄水拦沙期下游河道的冲刷调整 105

第四节 三门峡水库滞洪排沙运用期下游河道淤积调整 122

第一节 1973年11月~1980年10月下游河道河床演变 134

第四章 三门峡水库蓄清排浑调水调沙控制运用期下游河道河床演变特点 134

第二节 1980年11月~1985年10月下游河道河床演变 146

第三节 1985年11月~1999年10月下游河道河床演变 155

第四节 黄河下游河道50多年来河床演变总体概貌 179

第五章 黄河下游河道输沙特性和河床冲淤演变主要规律 181

第一节 黄河下游河道的输沙特性 181

第二节 黄河下游河道冲淤演变主要规律 193

第三节 高含沙量洪水下游河道河床演变规律 237

第六章 黄河下游纵横断面调整规律及其与水沙间的关系 261

第一节 黄河下游不同时期纵剖面调整 262

第二节 纵剖面变化特点 266

第三节 纵剖面调整机理探讨 269

第四节 纵剖面变化对河道输沙及河型转化的影响 273

第五节 黄河下游不同时期横断面调整 274

第六节 洪水期断面调整及冲淤面积计算 284

第七节 横断面调整影响因素及其与水沙的关系 290

第八节 河道萎缩机理及后效 299

第七章 黄河下游河道调整对洪水水沙输移特性的影响 311

第一节 黄河下游河道调整特点 311

第二节 宽河段河道调整对洪水水位的影响 322

第三节 宽河段河道调整对洪峰变形的影响 330

第四节 宽河段河道调整对洪水传播时间的影响 344

第五节 宽河段河道调整后下游输沙特性的变化 352

第八章 黄河下游河道输沙水量的研究 363

第一节 汛期输沙水量的研究 363

第二节 非汛期输沙水量的研究 367

第三节 洪峰期输沙水量的研究 372

第四节 高效输沙洪峰分析 375

第五节 充分开发利用黄河水资源节约输沙水量的途径 377

第一节 三门峡水库调节径流泥沙对下游河道冲淤演变的影响 379

第九章 人类活动对黄河下游河道冲淤演变影响的分析计算 379

第二节 刘家峡水库单库运用对下游河道冲淤演变的影响 386

第三节 龙羊峡和刘家峡水库联合运用对下游河道冲淤演变的影响 391

第四节 引水引沙对下游河道冲淤的影响 394

第五节 上中游支流综合治理对黄河下游河道的冲淤影响 402

第十章 黄河下游河道冲淤数学模型的发展与应用 405

第一节 三门峡水库滞洪排沙运用前下游河道冲淤计算方法 405

第二节 黄河下游河道泥沙冲淤水文学数学模型 408

第三节 黄河下游河道泥沙冲淤水动力学数学模型 420

第十一章 黄河泥沙调控和利用 431

第一节 50年黄河泥沙调控的实践 431

第二节 各种泥沙调控措施作用的探讨 439

后记 454

主要参考文献及资料 456

购买PDF格式(14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