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刘勇,高秀昌主编
- 出 版 社: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53482690x
- 标注页数:283 页
- PDF页数:289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89 ≥283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唯物史观与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李景源 1
合理形态的辩证法——邓小平理论的哲学启示 李德顺 7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前提、原则与方法 郝立忠 15
马克思主义哲学应尊重传统文化继承性 潘叔明 23
寻找哲学的新起点 杜丽燕 32
对“客观存在”的重构 胡玻 44
丹尼尔·贝尔后现代文化理论思想探析 宋艳琴 52
论传统的变迁与消亡 王伟凯 58
文化对诠释心理的价值意义 王妮 64
论冯友兰对中国哲学史方法论的贡献 高秀昌 71
哲学是文化价值结构的核心——现代新儒家关于哲学与文化关系问题的根本理念 余秉颐 79
从古代哲学思想延续看当代中国文化价值特点 牟岱 87
多时态文化共存条件下人的文化心态 刘伟民 97
关于太极图模型文化内涵的一种断想 万里 105
角色:儒家宗法主义的逻辑起点 安继民 115
当代社会处境下的佛教观念及其信仰:一种基于“人间佛教”思想的阐释 陈永革 131
中国前现代时期的两次意识形态建设及其当代启示 代云 142
“和”的哲学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张文彪 154
简析唯物史观与和谐社会理论创新 陈东冬 167
传统哲学中“和”思维的特性及其当代启示 孙丽 175
对和谐文化建设的哲学思考 黄小军 182
和谐文化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文化基础 谢增虎 189
休闲的社会和谐价值初探 王景全 195
论人格本位观的“诚信”基础及其教育途径 赖功欧 209
荣辱观教育对于廉政文化建设的关键意义 庞丽峰 222
社会转型背景下的家庭伦理问题 李培志 228
论中原文化与河南当代伦理道德建设 周全德 236
构建和谐中原的道德建设向度 齐建英 250
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刘勇 258
可持续发展观的人文审视 胡发贵 267
理念创新对当代文化产业化的驱动作用 魏晓琳 270
“哲学与文化”理论研讨会暨全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工作会议纪要 代云 278
后记 刘勇 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