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英)巴兹尔·伯恩斯坦著;王小凤,王聪聪,李京,孙宇译;宇文利校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7300151816
- 标注页数:243 页
- PDF页数:271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71 ≥243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部分 走向教育社会学理论 3
第一章 教育符号及其实践模式 3
引言 3
权力与控制 5
分类与架构 5
分类:一些例子 8
架构 12
教育符号 15
符号与变化 16
符号与意识 16
传递与学习 17
符号与研究 19
结论 23
注释 23
附录:教育文化与教育符号 24
第二章 教学机制 27
引言 27
语言机制和教学机制 28
教学机制的规则 30
结论 40
注释 41
第三章 知识教学化:再语境化的研究 43
引言 43
知识、定位与作者 43
能力:它的社会逻辑 45
教学模式:能力与表现 47
模式及其类型 52
模式、对立与认同 56
再语境化场域及其动力 59
国家与再语境化 63
结论 65
注释 65
第四章 官方知识与教育认同:再语境化的政治 68
教育认同 69
回溯性教育认同 70
展望性教育认同 71
去中央化教育认同 71
去中央化市场 72
去中央化治疗性认同 74
模式的应用 74
地方认同模式 75
去中央化认同 77
工具性 77
治疗性 78
回溯性认同 78
基要主义 79
精英主义 79
展望性 80
结论 82
注释 82
第五章 论三学与四艺:知识与认识者之间的分离 85
第二部分 理论与研究 95
第六章 符号与研究 95
引言 95
理论的标准 97
家庭控制模式:早期概念 99
学校结构模式 102
教育符号模式 105
教育符号与研究 107
分类与架构的发展 108
符号获得模式 110
教育符号、认知、实现规则与研究 112
基本概念 115
生产场域与符号控制 116
场域与研究 118
教学话语的建构模式 120
教学话语:研究 123
回顾 127
注释 134
附录 136
第七章 研究与描述语言 139
引言 139
研究经济学 139
描述语言 141
研究方式 142
一个说明 144
讨论 146
结论 148
附录:子系统网络 148
第三部分 批判与回应 153
第八章 社会语言学:个人观点 153
附录 159
注释 163
第九章 纵向话语与横向话语 164
引言 164
纵向话语与横向话语 166
话语与知识结构 170
横向知识结构:强语法与弱语法 172
横向知识结构:变化和取向 175
教育中的纵向话语与横向话语 179
结论 180
注释 181
第十章 符号及其定位:误识的个案研究 185
引言 185
盲目崇拜 185
符号与模糊性的限制物 188
规则与教学实践 190
规则与教学话语 196
符号概念与特定模式 198
“独断性”的概念 201
结论 202
注释 202
附录 204
第四部分 附录 209
第十一章 伯恩斯坦访谈录 209
引言 209
后记 225
参考文献 228
索引 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