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当前位置:形式的诱惑pdf电子书下载 > 文学
形式的诱惑
  • 作 者:赵宪章著
  • 出 版 社: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7807371757
  • 标注页数:245 页
  • PDF页数:255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9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55 ≥245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形式的美学密码 1

不能回避的“形式” 1

形式美学之可能 1

何谓形式美学? 5

形式的审美规律 6

历史与形式的关系 7

形式美学的两大主题 9

“形式”的多重内涵 9

形式美学的“十字架”结构 10

形式的历史影像 14

形式概念之滥觞 14

20世纪的形式崇拜 14

数的和谐 15

自然美学 18

从“数理”向“伦理”的转型 19

柏拉图与“理式” 20

艺术的内形式与外形式 21

“形式”与“质料” 23

诗的“合式” 24

古罗马的“形式” 26

美与崇高:形式与无形式 27

消极的快乐与积极的快乐 30

纯粹美与附庸美 32

审美的“二律背反” 33

黑格尔的矛盾 34

艺术的解体 38

感性的复活 42

形式的再生:唯美和变形 46

有意味的形式 49

形式美学之中西差异 51

中国形式美学的三大特点 52

中国美学即“内容的美学” 54

中国美学即“道的美学” 54

西方的“形式”与中国的“道” 55

形式美学与文本调查 57

20世纪文学研究的形式转向 57

“文以载道”的失效 58

文本调查 58

复合文本的“图—底”结构 59

“互文性”与“超文性” 61

“极速矮化”的戏仿文体 64

文本的格式化 66

《大话西游》之卡通叙事 68

从“私语言说”到“形式诱惑” 71

记忆与时间 71

日记是孤寂者的自我倾诉 76

听者与文饰 80

日记的形式诱惑 84

“讲述”和“展示” 85

“纪实”与“虚构”之间 86

词典与小说:共时与历时 87

词典小说:虚构本体的消解 89

网络写作 94

“传世”价值与“对话”功能 96

两种文本逻辑 98

网络新文体 99

高频词 99

《美食家》之词频分析 100

方法论探寻 105

“问题”研究与“体系”建构 105

“历史”的治学态度 105

人文精神和科学技术 106

“封闭”与“开放” 107

解开“斯芬克斯之谜” 108

何谓文艺学方法? 111

文艺学经验方法 114

文艺美学方法 116

文艺社会学方法 117

文艺心理学方法 118

文艺学本体方法 119

经验思维 120

什么是审美经验? 123

艺术鉴赏 126

“自觉”的时代与时代的“自觉” 129

“神思”与“形象思维” 133

妙悟 135

思辨的巨人和思辨的时代 139

文艺与社会 142

文艺是一种社会现象 144

文艺社会关系研究的五个层次 146

文艺的社会过程 148

文艺的社会功能 150

社会批评与艺术批评 152

移情说 154

距离说 157

文学艺术作为心灵事实 161

从方法论的角度认识弗洛伊德 164

格式塔之整体性思维 166

文学艺术作为“形” 170

文艺研究的两个基本方法 175

文学性 177

本体的方法 179

本体的崇尚与主体的失落 182

“封闭系统”的封闭性 185

文学是一个开放的“耗散结构” 187

文艺学沉思 190

作为一门学科的文艺学 190

所谓“文化学”热 192

回归文学世界 194

走向科学 195

文艺学作为科学是否与如何可能 199

如何判断人文精神产品的价值 201

“边缘化”现象 202

“实证”与“建构” 206

思想史与文学史 208

艺术符号与非艺术符号 210

价值与人 212

文学的价值指向:未来和历史 213

儿童的文学化和文学的儿童化 214

尚古主义 215

文学的自然崇拜 216

艺术生产的“古典形式” 217

艺术的魅力:“隧道效应” 219

“文学性”的追求 221

新时期文学语言观的三次突破 223

新时期文学的现代文明指向 226

玄学精神 228

禅学精神 234

《乐记》与《诗学》 239

编后记 244

购买PDF格式(9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