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行政司法解释权的界限
  • 作 者:强中华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010179308
  • 标注页数:189 页
  • PDF页数:197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8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197 ≥189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导言 1

第一章 行政司法解释权的界限概述 13

第一节 行政司法解释的概念界定 13

一、司法解释的界定 14

二、司法解释及相关概念 20

三、行政司法解释的界定 32

第二节 行政司法解释权的概念界定 36

一、行政司法解释权的内涵 36

二、行政司法解释权的分类 38

第三节 行政司法解释权界限的概念界定 39

一、界限的内涵 39

二、行政司法解释权界限的内涵 40

三、研究行政司法解释权界限的意义 41

第二章 我国行政司法解释权运行状况考察 42

第一节 我国行政司法解释权的产生 42

一、立法的局限性 42

二、行政审判制度初步形成 43

三、行政审判的法律依据供给不足 44

四、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司法解释的“路径依赖” 46

第二节 我国行政司法解释权的演进 49

一、行政司法解释的数量 50

二、行政司法解释的名称 55

三、行政司法解释的内容 57

四、行政司法解释的适用 59

五、行政司法解释的废止 61

第三节 我国行政司法解释权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63

一、最高人民法院违法行使行政司法解释权 64

二、最高人民法院内部机构和地方各级人民法院违法侵犯立法权与行政司法解释权 67

第四节 行政司法解释“越权”问题的主要原因探析 74

一、人民法院“目的—手段”的政策性考量 75

二、立法机关的怠惰 77

第三章 行政司法解释权界限确定需考量的因素 80

第一节 宪法规范的至上性 81

一、宪法规范至上性的内涵 81

二、宪法规范的至上性对行使行政司法解释权的要求 84

第二节 立法权的优位性 87

一、立法权优位性的理论诠释 87

二、立法权的优位性对行使行政司法解释权的要求 94

第三节 最高人民法院的角色定位 101

一、最高人民法院的宪法地位 102

二、最高人民法院的法定职能 104

三、最高人民法院的角色定位对行政司法解释权的影响 106

第四章 行政司法解释权的界限构成 110

第一节 行政司法解释权的主体界限 110

一、行政司法解释权的主体内涵 110

二、最高人民法院为行政司法解释权的主体 111

三、地方各级人民法院不能为行政司法解释权的主体 113

第二节 行政司法解释权的对象界限 115

一、行政司法解释权的对象内涵 115

二、规范层面上的行政司法解释权的对象 116

三、拓展意义上的行政司法解释权的对象 120

第三节 行政司法解释权的条件界限 123

一、规范层面上的行政司法解释权的条件界限 123

二、拓展意义上的行政司法解释权的条件界限 125

第四节 行政司法解释权的方法界限 127

一、文义解释及其适用 128

二、体系解释及其适用 133

三、目的解释及其适用 137

四、历史解释及其适用 141

第五章 我国行政司法解释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145

第一节 构建与完善行政司法解释制度的基本原则体系 145

一、法定原则 146

二、必要原则 146

三、公开原则 147

四、明晰原则 148

五、责任原则 148

第二节 改革与完善行政司法解释制度的具体措施 149

一、完善授权性规定 149

二、调整行政司法解释类型的比重 151

三、改进解释技术,完善公开机制 152

四、改革与完善监督制度 154

第三节 改革与完善配套制度的建议 159

一、释放裁判解释 159

二、改革最高人民法院管辖制度 160

三、完善最高人民法院提案制度 162

四、逐步发展行政判例制度 164

结束语 166

参考文献 169

后记 188

购买PDF格式(8分)
返回顶部